|
图书工作室 讯:
这种无奈和愤怒并非毫无来由,在兴盛泛滥的腰封里,问题越来越凸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腰封上的宣传话语已经逐渐从理性评价转向感性宣泄,一些出版社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试图通过腰封招揽更多读者。早期腰封上的内容介绍,已然转变为夸大其词、虚张声势的宣传话语。
奇葩“腰封”面面观
有学者针对一个书城中的图书,随机选取1000条腰封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腰封文案中,最经常出现的就是“最高级”的夸张宣传语,第二类最常使用的是名人推荐。例如,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所著的《自由》一书。

其腰封宣传语中就有“伟大”、“濒临灭绝”等词语,并有“世纪小说”、“年度选书NO.1”等噱头助阵。除此之外,该腰封之中还出现无据可考的介绍语:“《自由》出版前,奥巴马总统急不可待抢先阅读,赞叹‘太惊人了’!”

因为频繁出现在腰封上,梁文道被称为“腰封小王子”
浮夸的腰封虽是出版者为了适应市场、满足大众所做出的改变,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过度的商业包装吸引的是趋之若鹜之徒,而非精心研读之士,有些太过拔高的夸张宣传只会让人感到尴尬厌恶。例如,在《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一书的腰封文案里宣称: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此番拔高和夸张竟让人一时无所适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