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但此次的纸张涨价潮,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与前两次不同,价格会回落但不会跌破涨价前的水平。纸价上涨的背景是各种大宗原材料和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彭玻表示,理性地看,这次涨价是造纸厂多年来被“压制”以后的价格反弹。但很多业界人士认为最近的纸价上涨不正常,将在一段时间后回落。
中国出版协会出版材料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金盾出版社印务出版中心主任陆进福认为,最近的涨价函是否都能落实值得质疑,3月4月是出版淡季,很多出版社都有存纸,没有大批量使用,“现在很多经销商也不怎么进纸张了,能不买尽量不买。很多行业人士认为,5月6月价格会下行。因为图书市场对纸张的需求没有增加,并没有大幅上行的预期。”
教材成本收入倒挂 涨价压力大
本轮的纸价上涨,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商和发行商最为受伤。因为中小学教材、目录教辅价格和国家免费教材采购费用由国家政策限定,很难进行调整。
纸价的上涨,中小学教材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其特点在于“政府决定价格,市场决定成本”。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教科书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基准价,对印张价格有详细规定。
据相关出版单位测算,截至2月15日,教材用胶版纸每吨6100元,上涨20%以上,高克铜版纸每吨6300元,上涨26%以上。纸张成本在教材生产成本中高达52.5%~57%。由于纸张价格上涨幅度超过25%,导致中小学教材成本上涨幅度达到15%以上。若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教材成本涨幅更会超过20%。
可不可以提高定价?理论上是可行的。
2015年发布的《关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中小学教材定价下放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管理,大部分出版集团已经开始与本地发改委、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协商提高教材定价。
但目前尴尬的是,如果财政补贴不调整,即使提价也提高不了教材出版单位收入,尤其是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部分。大部分省份的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教材由中央财政按照人头拨付,地方课程教材由地方财政承担。2008年,中央财政对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提高到农村小学每生每年9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180元,该标准沿用至今。考虑人工、物料等各种成本的上涨,该数字已经很难覆盖教材总成本。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省市教材成本与定价已经倒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