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强化合作,弥补资金和人才短板
电子音像出版社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诞生的,也在更加进步的技术面前,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李琪认为,这种挑战归根结底在于新技术人才短缺、原有资源落伍面临淘汰、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以及转型过程中盈利点少、增长点不明确,风险较大。
四川数媒的转型也是如此,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就是资金和人才。李琪和她的团队一方面积极寻求母公司——新华文轩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横向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李琪说,新华文轩在数字出版方面规划长远,统筹顶层设计,把分散的经营集中起来,分工明确;四川数媒则尝试引入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弥补技术、人才、资金的短板,降低试错风险,同时紧跟技术更新的步伐,探索AR、VR技术的应用。
专业出版、全媒体运营服务、搭建具有内容、渠道双重优势的平台是四川数媒给自己的定位。未来,四川数媒将紧抓“整合”和“创新”:
首先,坚守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专业方向。第一,深耕音乐领域,紧抓资源优势。四川数媒在长期的传统音乐出版方面积累了大量作者和内容资源,尤其是四川省独具特色的藏、羌、彝民族音乐。李琪说:“我们将抓住这一特色,并以内容整合为核心,深入挖掘,出版一批稀缺的音乐专辑。”第二,实施精品战略,抓主题出版、重点品种出版,双管齐下。四川数媒计划每年自主策划出版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数字产品,并不断尝试新载体,融合新技术,如VR出版、U盘出版、MPR技术等。
其次,开拓原创文学领域,打造四川网络文学品牌。与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联手共建的“苍穹看书”原创网络文学平台下设“原创网络文学创作基地”“网络文学出版基地”“网络文学运营推广中心”,实施网络文学精品战略,每年定期推出几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文学作家,出版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作品,推进四川省网络文学的发展。
再次,保持按需印刷业务稳中有升,有新的创意和市场。培养印刷行业的新型人才;发展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平台,拓展B2C市场;进一步完善线上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按需印刷满足大众需求。

最后,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为发展,加强文化项目与科技项目的融合推进。牢牢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态势,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四川数媒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推进“苍穹看书+出版+教育”“中国西部音乐基地+文化活动+旅游”,着力发展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视听新媒体、VR出版物、西部音乐基地VR项目、3D打印等文化与科技融合新业态。同时,做好天虎云商文化城的产品上架和销售服务,将其打造成国内排名前5位的文化产品销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