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出版单位能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嗅出什么信息?

[ 来源:佚名    点击数:682    时间:2017/2/19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出版单位能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嗅出什么信息?

编者按: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袁亚春分析了其中有利于出版产业发展的信号。

传统文化_光影_1.jpg

1月26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两办”联合印发的方式,表明了这不仅是一个理念、主张的倡导和阐述,而是要落实到各相关工作实践中。

各界对“意见”迅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尤其是新闻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敏锐度更高。相比之下,出版界的反应似乎相对比较“冷静”,这也表明了处于“体制内”的出版产业一贯“稳健”的节奏。

事实上,仔细研读“意见”四大部分,总共18条内容中,还是能嗅出不少有利于出版产业发展的信号的。

首先,直接关涉出版的内容不少。

比如,第三部分“重点任务”第8条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史国史及相关档案编修,做好地方志编纂工作,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完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制度,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盛世修志,这里突出强调了党史国史编修,以及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历史的研究和成果出版;同时也强调了国家珍贵古籍或中华文化典籍的整理编纂出版。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国家一直在做,“意见”一方面从宏观上突出了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成果的推出,另一方面也聚焦到了中华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这无疑是给出了一个今后的工作重点。

第10条提出,“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实施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第14条提出,“推进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加强中国出版物国际推广与传播,扶持汉学家和海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

这无疑又为民族出版、民间文学和音乐出版,以及出版的国际合作开辟了一块新的空间。

其次,间接关涉出版的内容更多。

如第8条提出,“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围绕“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将会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需要出版。

第9条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研究制定国民语言教育大纲,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这一大段内容,信息更加丰富,从低幼到中小学,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再到国民语言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等,面临相关教材的补充完善甚至重建,教材出版的机遇无限。

此外,提供了新的出版空间。

比如,第13条提出:“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 在出版融合日益成为趋势的今天,出版形式多样化,出版主体多面向,出版效益多元化,出版单位与其他传媒机构完全有可能通过渠道、人才、资金、平台、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产生新的发展空间。

第14条提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要“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出版无疑也有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

中央提出要实施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传承的是血脉、理念、智慧、气度,发展的是这些优秀特质的内涵和形式,重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就要加大各种资源,包括扶持资金的投入。可以说,出版要是能在这些领域真想、真做,而且做实、做好,服务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红利”也会是货真价实的!

(本文编辑:原业伟)

[1]

  • 上一篇文章: 人一生到底能读完多少书?

  • 下一篇文章: 重磅!版权工作“十三五”规划都有哪些重点?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1]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37]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18]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3]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39]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6]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109.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