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纸质书逆袭,电子书阅读器还能否取代纸质书?

[ 来源:佚名    点击数:311    时间:2017/2/12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纸质书逆袭,电子书阅读器还能否取代纸质书?

2007年,亚马逊推出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当时引发很多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电子书阅读器会不会取代纸质书。

2010年,著名未来学家、《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预言:5年后,纸质书将消失。

2011年5月19日,亚马逊宣布电子书销量超过纸质书,每卖出100本纸质书的同时,可以卖出105本电子书。到这一年为止,亚马逊已经卖了15年纸质书,这15年的销量电子书用4年就赶上了。电子书指数级的高速增长,更加令人确信:纸质书要完蛋了,会像胶卷一样消亡。

然而,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折。

为什么纸质书消亡的言论被打脸?

根据研究机构IHS iSuppli的数据,电子书阅读器在达到2011年2320万台出货量的高峰后,一下子暴跌到2012年的1490万台,然后逐年降低。

在Kindle等电子书阅读器销量下降的同时,根据尼尔森BookScan数据,除少数国家纸质书无增长外,2015年,英、美、巴西、南非等大型经济体的纸质书销量都各有起色。与2014年相比增长最高的是南非,高达20%;其次是巴西的10.7%,英、美则分别为3.7%和2.8%。

根据开卷数据,2015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同比增长12.8%,销售额达624亿元;实体书店零售市场继2014年实现3.26%的增长后,2015年继续保持正向增长,同比增长0.3%,规模达344亿元。

2011年以来,电子书快速增长导致纸质书销售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已经在2014年有明显改观。美国图书市场由2013年的负增长转向2014年的正增长,2015年继续维持正增长,且增长幅度有所上升。

1486689161375078309.jpg

在Kindle等电子书阅读器销量下降的同时,纸质书完成了一次逆袭

另外,从总量上看,2008-2015年,全球电子书阅读器的出货量为7930万台,这意味着13亿潜在阅读人群中的大部分人还没有电子书阅读器。在2015年图书的整体销量中,电子书只占到23%,其余为纸质书。可见,目前纸质书依然是主流,并未被电子书颠覆和取代。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当初“纸质书会消亡”“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的言论被打脸了呢?

笔者的观点是,就像马车被汽车取代、胶卷相机被数码相机取代一样,纸质书一定会被电子书阅读器取代,只是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到来。

电子书阅读器七大优势轻松碾压纸质书

电子书阅读器相对于纸质书来说,具有巨大的压倒性优势:

1.存储量大。一个Kindle就可以存储几千本书。

2.阅读体验更好。可调整字体大小和间距,更改背景颜色。

3.更加便利。想看某本书时,随时随地可以一键下载图书;还有同步功能,在Kindle、手机、电脑上可继续阅读同一本书;检索功能强大,查词典不用另外翻词典书,可节约大量时间,大幅度提高阅读效率。

4.价格便宜。很多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并且Kindle有包月订阅服务。

5.具有交互功能。比如在阅读电子书的过程中,可以查看其他读者在阅读此书时留下的批注。

6.多媒体融合,可以加入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更加直观生动。

7.环保,减少造纸所需的森林树木。

图3.jpg

Kindle等电子书阅读器与纸质书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诸多优势

以上电子书阅读器的七大优势轻松碾压纸质书,这决定了电子书阅读器必将取代纸质书。但是,为什么过去10多年了,电子书依然没有成为主流,更别提取代纸质书了呢?

有人说,许多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小众书籍没有电子版,只有纸质版。也有人认为,数字阅读会影响人们进行深度阅读、深度理解的能力,只适合碎片化的浅阅读。还有人觉得,电子书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只有纸质书淡淡的墨香和书页的触感才能给人温暖厚重的情感。

技术拐点是电子书取代纸质书的关键

其实,以上理由都不成立。现在亚马逊电子书商城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畅销书籍,这是大部分人的阅读需求,小众书籍的缺失只是对小部分人群有影响,再者,小众书籍没有电子版的问题相信在未来电子阅读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步得到解决,不会一直存在。根据《Kindle 2015年度电子书阅读报告》,昆明、兰州、乌鲁木齐等最爱读书城市的电子书读者与纸质书读者的阅读习惯基本一致,同样会进行深度阅读。

另外,很多学者、研究人员都会用Kindle阅读专业书籍,难道这不是深度阅读吗?至于说纸质书的墨香等各种独特感觉,第一,这些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比如为电子书加上和纸质书墨香类似的味道;第二,这是在纸质书阅读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习惯,数字一代则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

电子书阅读器目前还没有取代纸质书的原因在于:技术拐点还没有到来。现在Kindle基本按照成本价来销售,但仍然要几百元,更要命的是,很多电子书并不比纸质书便宜多少。这极大地阻碍了电子阅读器的进一步普及。

我们来看看汽车取代马车的历史。早在1827年,蒸汽机驱动的机车就开始商业运营了。1886年,内燃机引擎驱动的汽车诞生。虽然汽车相对于马车有很多优势,但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汽车的发展。1902年,美国每150万人才有一辆汽车。1903年,密歇根州储蓄银行总裁说:“马车将继续保留下去,机动车只是很快就会消失的新奇玩意。”当时的汽车一方面故障频繁、噪声极大、乘坐不舒适,另一方面售价高达几千美元,很常一段时间内只能作为比赛和贵族兜风用。1908年,福特T型车问世,这辆车结实轻巧、启动快、颠簸少、操作简单、马力大、越野性能好,价格只有几百美元。这是汽车取代马车过程中的第一个技术拐点,因为汽车的体验和性价比都超越了马车,但这还不足以全面取代。1913年4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装配线出现在福特汽车工厂。这是汽车取代马车过程中的第二个技术拐点,汽车生产成本大大降低,T型车的价格从850美元降到260美元,生产数量也快速提高。因此,汽车开始在美国大规模普及,完全取代了马车。到了1924年,美国平均每6人有一辆汽车。

从汽车取代马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的不断进步驱动着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及体验的不断上升,从而达到一个又一个拐点,进而取代马车成为主流交通工具。

笔者认为,2007年Kindle的推出是电子书阅读器的第一次技术拐点,因为它采用了接近纸质书体验的电子墨水屏幕,包括近10万种丰富的图书内容,且售价较低,从而使电子书阅读器开始快速在喜欢尝鲜、重度阅读的读者中流行起来,并很快占据了20%左右的市场份额。

不过此后的十年,电子书阅读器基本是渐进式的改进,不再有第一代Kindle那样开创性的范式革命。如果电子书阅读器要占领80%的市场份额,成为主流、日常、大众的阅读方式,需要第二次技术拐点,将电子书阅读器的体验进一步提升,价格降低为目前的十分之一左右。想象一下,100元的电子书阅读器,1元的电子书,谁能拒绝?这第二次技术拐点可能是石墨烯电子墨水技术,也可能是由AI人工智能引发。

还有一个次要原因,纸质书阅读的习惯在目前的社会掌权人群(25-60岁)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美国数字学习倡导机构The Joan Ganz Cooney Center调查显示,超过70%的成年受调查者表示,更加偏好传统的纸质书。但是,20年之内,数字原住民90后、00后将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人群,纸质书年代出生的老一辈逐渐退出舞台,纸质书阅读习惯将不再成为一个阻碍电子书流行普及的障碍。

1486689304774060547.jpg

数字原住民90后、00后成为社会主流人群后,电子书必将取代纸质书

试想下20年后的今天,电子书阅读器成为学生的标配,每个学校都只发放电子书版本的教材;图书馆里摆放的是一排排电子书阅读器,可连接云端图书馆,下载阅读几百万册图书杂志;电子书的销量占全世界图书销量的80%;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电子书阅读器。你相信吗?反正我相信。

(本文编辑:周贺)

[1]

  • 上一篇文章: 领导干部月读参考书目(1月)

  • 下一篇文章: 两端都是“良端”:出版中编辑与发行的关系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37]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18]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3]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39]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6]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296.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