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CCBF与博洛尼亚童书展最大的不同是书展向专业观众和公众两个群体开放。有出版人认为这样的做法证明CCBF定位不够精准和清晰,现场秩序混乱,缺乏专业化的区分和管理。在“小中信”总经理卢俊看来,对于国内童书出版而言,较多是通过CCBF平台引进优质外版童书。国内的顶级出版商每年通过参加国际书展率先抢夺了国外的顶级童书版权资源,对于国外中下游的出版商来说,则可通过CCBF实现对同等级的中国中下游出版机构的版权输出,这种层次分明的资源获取,便于形成一种良性和健康的交易形态。
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每年除了参加博洛尼亚书展之外,还参加美国书展、丹麦书展等多个书展,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CCBF一样,其他国家的书展同样是打着国际书展的旗号,更多地面向读者和国内出版行业开放,举行大量的新书发布会和阅读活动。”在她看来,CCBF的发展成熟还需要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国的人口福利完全可以支撑CCBF越办越好。
关于CCBF的未来发展,卢俊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希望CCBF能够尽可能地在东京书展、伦敦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性大书展中,争取自己的时间档期,如果将法兰克福的童书发布引流到CCBF,成为次年重要的童书新品和流行趋势的发布平台,展会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加;第二,随着信息交互的便利性提高,展会在较大程度上沦为出版机构和出版人的社交场所。如果CCBF组委会能在展馆内以及周边,提供见面会谈、社交等软性服务,有利于提高整个展会的专业性和国际化。
(本文编辑:余若歆)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