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快乐阅读 快乐写作
 余果,北京科普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为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初一(七)班学生,出版作品有《金色的小脚印》《最女生》。
□文子
每个初次来“00后”小作家余果家的人,都会对她家23个大柜子的藏书发出惊叹。其实,她家大部分的书是她的作家爸爸专属的。不过,余果的书也不少,大概也有个两三百本吧。余果说:“这些书,我几乎都看过,有的书还看了好几遍。”
余果出生在一个爱学习、爱读书、爱写作的家庭。她的爸爸、妈妈都是文字工作者,让她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一些文化人,也让她有机会读到许多书,得到一些特别的教育。
在余果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她妈妈经常讲故事或是读书给她听。余果说:“有时,妈妈教我背古诗,还给我编故事。妈妈会按照我的要求编出故事来,还会让我一起参与编故事——她讲到一个紧要关头了,就会问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会很高兴地顺着思路往下编,就像眼前有一幅画,我的画笔自由地在上面涂抹。”
后来余果上学了,她开始自己翻书看。大约小学中年级以后,她的阅读范围开始由童话书扩展到校园文学作品,开始接触杨红樱、伍美珍、薛涛、黑柳彻子等一些作家的童书。在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说世界里,余果探寻、观光、拾贝,她的创作热情被激发出来,灵感也像淅沥的春雨一样,绵绵不绝。
慢慢地,她的写作有了提高,又开始揣摩不同的写作技巧,对一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开始有了一些体会。余果爸爸常指导她,写作时要学会用心理活动这无声的语言表达一个人的精神或思想,并教她要注意结合动作、表情、语言这些方面的叙述让一个人的形象更突出、鲜明。“爸爸常对我说,写文章,用好动词比用好形容词更重要。他讲得多了,我的感受更深了,努力在写作中应用。”余果说。
渐渐地,她的文学小脚印渐深,最后汇集成了两个稍大的脚印。其中一个就是出版了一部作品《金色的小脚印》,另一个“脚印”便是她的首部小说——青春成长小说《最女生》。
现在,余果已经是一名初中生,学习任务比小学时期繁重,阅读的时间没以前多了,但是晚上睡觉前她还是会看一会儿书,这已经成为她的一个习惯。她说:“我希望有时间的话,选读一些厚重的名著。毕竟我又长大一点了,理解能力比小的时候增强了,应该看有点深度的书。”
“我爱上了写作,写作于我是一种灵魂的释放,每每一篇文章完成,就好像感受到蛹变成蝴蝶那一刹那的愉悦。”余果说:“我感谢家庭给我营造了一个好好读书、写作的环境,尽管上中学后阅读与写作已是一种奢侈,但是我会不设目标地继续快乐阅读、快乐写作,将岁月固定成一行行文字。”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