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数千种“曾国藩”乱战图书市场

[ 来源:佚名    点击数:304    时间:2015/4/12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数千种“曾国藩”乱战图书市场

 从湖南的农家子弟到晚清“中兴名臣”,从背不出书的笨小孩到一代大儒,从一介书生到湘军统帅,曾国藩的人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励志故事。在这个成功渴望度极高的时代,曾国藩就像珍贵的“出土文物”一样,其利用价值被里里外外、方方面面挖了个遍,哪怕是犄角旮旯。

  曾国藩当然不会知道,他在当今图书市场是一个传奇,和他有关的出版物,竟然有几千种之多,连在世或不在世的大作家、大学者似乎都难比肩。

  “曾国藩”越老越吃香

  盘点曾国藩图书的市场表现力,会有一番意外发现。

  首先,曾国藩在网上书店的生存空间强大得令人瞠目。在亚马逊中国、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搜索关键字“曾国藩”,会发现在售图书少则近千种,多则数千种。不仅在网上书店表现抢眼,“曾国藩”在实体书店也很活跃,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监测数据表明,全国1000多家实体书店至少有近1200种“曾国藩”在售。

  “曾国藩”众多,一方面因为《曾国藩家书》《曾文正公全集》等属公版书,二是因为有大量解读曾国藩的书存在,十几年来从未衰减。此外,一些换汤不换药的书大量充斥市场,也让曾国藩图书阵容日益臃肿。读者张红鑫就很纳闷:“《曾国藩的启示》《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两本书的作者都是曾仕强,明明是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两本书名字不同?”

  尽管“曾国藩”阵容庞大,但还是越老的越吃香,如《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一直卖得不错。而一些早年间解读曾国藩的书也很受待见,甚至连连登上畅销书榜。《曾国藩成大事的九九个方略》早在1999年8月就上市了,直到今年3月,还进入开卷非虚构类榜单9次,最高位次为第11名。另一本同样是1999年上市的图书《曾国藩·解读(分册)》也3次上榜。

  “成功学”越吹越玄乎

  尽管“曾国藩”品种看起来繁多,但细观这些图书,面目雷同的多,东抄西抄的多,而且90%以上都标榜“成功学”。

  “曾国藩发迹史”“做官与做人”“曾国藩的政治权谋和人生哲学”……曾国藩被重重地贴上了成功的标签。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圣人”“一个真正的完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他拥有“做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的千古美名,他更具有“顶级官场生存术”。总而言之,曾国藩是拥有“读心术、驭人术、权谋术”的中国式励志人物,满足了屌丝逆袭的一切想像。

  在曾国藩成功学的感召下,曾国藩新书不断涌现,光是今年以来,就有30种新书上市。刚刚出版的《吃透曾国藩,人生必不凡:曾国藩的12堂人生智慧课》一书的责任编辑说,这本书说的是曾国藩的成功学,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他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盲从,不能当傻蛋,他给予我们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当记者提出采访该书作者浩文时,得到的答复是:作者比较低调,面对记者采访,一律拒绝。而当问及这位作者出过哪些书时,得到的答复是:“他有很多笔名。”

  在历史学家雷颐看来,如今,漫画式书写曾国藩最流行——他就像万金油一样,从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角度,方方面面满足社会不同的需要和人们的心理饥渴。

  不过,面对被轮番炒作的曾国藩,也有不少读者已经没了胃口。读者赵桐雨说:“很多对曾国藩的品评,一味推崇曾国藩腹黑与奸佞的成功学糟粕,了无新意。”与之相应的是,这类图书销量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来自中关村图书大厦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56种“曾国藩”,共卖出437册,平均每种不到8册。

  “正经研究”越来越少

  面对被过度消费的曾国藩,历史学家朱东全一语道破,很多作者都是投市场所好,投机取巧,研究的是市场上的曾国藩,而不是历史上的曾国藩。

  早在1977年,朱东全就开始研究曾国藩,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研究曾国藩的人,“那个时候曾国藩还臭着呢,被说成是汉奸、卖国贼、刽子手。”1985年,朱东全耗费8年心血完成的《曾国藩传》出版。他一分为二地研究了曾国藩,功过是非,一一道明。他发现,那个时候很少有人触碰曾国藩这个题材。

  历史学家马勇注意到,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曾国藩研究热潮有所不同,随着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的开始,以及一些不懂近代史的人不断加入等原因,曾国藩热开始出现问题了,“曾国藩开始被推到了极端,从一个最负面的形象,转变成了最正面的形象,被吹成第一完人。”他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有关曾国藩的书,没有把他当成历史人物来看,放在大的历史脉络中去审视和研究。

  在马勇看来,如今流行的曾国藩,很多都不是真实的曾国藩,比如他被贴上成功学标签,就有点儿瞎说,“首先,曾国藩不可能是个成功者。说他投靠满洲人,充当了汉奸,也不对,但是他愚昧的忠君思想确实使他错过了历史机遇。”马勇认为,尽管曾国藩苦读儒家经典,讲究修身治国,讲究忠君,但对国家体制缺乏根本性的改造,“其实他有这个机会,也有这个能力,但他根本没有这个想法。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他,另一方面也不能吹得太过分了。”

  新闻延伸

  一册账本,揭开研究新大陆

  尽管曾国藩都被写滥了,但马勇认为,对曾国藩的研究并没有太多新的突破,而最近新出的一本《给曾国藩算算账》倒是有一点突破。

  这本书的作者叫张宏杰,大学学的财经学,博士念的历史学,“这本书的写作动机非常简单,那还是在我读博之前,经常翻阅《曾国藩家书》,我发现他经常提到自己的经济收支,比如给家里寄了两只人参、一套袍料,或者说,这一段经济非常紧张,到年底就要借账之类。”读着读着,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帮曾国藩算算账,看看他这样一个官员,收入都从哪儿来,又花到哪儿了。

  张宏杰找到了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湘乡曾氏文献》。这里面汇集了曾国藩的大量亲笔文书,有书信、杂记、日记、对部下的“职务鉴定”、给别人相面的结论等。其中有一个账本,从买了一棵大白菜、剃了一次头、雇了一次车,到收了别人十两“炭敬”,给某大学士送了三两“节礼”和一两“门包”,事无巨细,悉数记载。张宏杰认为,研究这个账本,可以读到一个京官的日常生活状态,可以窥见曾国藩在隐秘的角落呈现出的“真诚”与“虚伪”,更可以直接体察到清代京官薪酬体系对官员行为的多方面影响。

[1]

  • 上一篇文章: “弹幕”式阅读:创新还是入侵

  • 下一篇文章: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1]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19]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5]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39]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7]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93.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