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现代出版物流中心优势与挑战

[ 来源:佚名    点击数:430    时间:2015/2/8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现代出版物流中心优势与挑战

新华联合发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联合)是按照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发行业务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的指示而设立一家拥有国家一级总发行权资质的股份制企业,由中国出版集团、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和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公司发展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立足书业物流,打造行业旗舰,努力实现功能第一、效益第一、规模第一、形象第一;实现产业集聚,打造发行中盘;适应时代变化,推广专业物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新华联合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致金,探讨现代物流中心在图书物流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大优势建最先进出版物流中心
  □新华联合物流中心(以下简称物流中心)从规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最具挑战的问题有哪些?
  ■新华联合物流中心项目整体投资11亿元,从规模和体量来看都是业内最大的物流建设项目。项目涉及土建工程、库内工艺设计和设备投资等,工艺复杂,专业程度高。
  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选址。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决定了物流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潜在客户群。新华联合物流中心既要辐射全国,又要适用城市配送,最终选址于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宏大工业园内,该园区属于北京市物流规划布局的空港物流带,在北京东北部,可顺畅通达六环、京承高速、机场高速,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
  其次是工艺布局和设备选择。图书物流管理的成本压力比较大,如何把握好投资和收益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工艺和设备方面,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坚持适度自动化和高度信息化、兼顾B2B业务与B2C业务、满足第三方专业物流需求3大原则。物流中心AB库采用了托盘立库和货到人系统。托盘立库既有适用于图书的货位,又有适用于三方物流的国际标准货位;货到人系统则从作业效率层面,将图书拆零和电商物流进行了完美结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实现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连接,保证物流全过程的可视化。
  □近些年来,物流园区处于大跨步建设期,您觉得新华联合物流中心优势有哪些?
  ■这几年确实有不少大型的物流园区建成,图书物流中心也不在少数,像西南物流中心、高教物流中心等。物流中心的优势在于以下5个方面:
  一是产业集聚优势。物流中心承接的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17家出版社的物流业务,每年发货码洋达35亿,客户覆盖全国。物流中心依托已有的集团物流渠道和规模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后期若在京出版社和发行企业的图书物流业务并入新华联合的物流网络,最多可达100亿码洋的年发货量,将会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实现双方的共赢。
  二是拥有股东及客户源的品牌优势。新华联合三家股东单位在出版发行业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物流中心已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三是工艺及硬件系统优势。物流中心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图书物流,其所有的工艺流程、库区布局和业务流程,都是从物流实际业务需求出发。图书的收货、拣配、发货和退货处理等环节作业标准,经过与出版社的多次讨论完善,确保了专业化和科学性。
  四是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在设立之初就立足于图书三方物流,为出版社提供信息交互、仓储、捡选、配送一站式服务。随着书业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分,下游发行单位对物流信息、物流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出版社内部管理的日益精细化,市场对图书三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出版集团的物流基地,我们能够更理解出版社和发行单位的需求,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目前,有不少出版社与我们接洽,希望2015年物流中心启用时能成为其托管服务商。
  第五,强大的信息系统优势。目前实施的信息系统包括:仓储管理系统(WMS)、订单管理系统(OMS)、物流计费系统(BMS)、数据接口工具(EDIServer)。该套系统可以支持完整的物流运行过程,可以将图书供应链上下游进行有效衔接,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
  可以说,新华联合物流中心是目前为止出版物流通领域最先进的物流中心,传统物流模式导致的效率低下、频繁移库、人工紧缺等各种弊端在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将彻底消失。
  探讨新模式应对数字出版挑战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图书整体经营面临困难,您如何看待电子书的冲击?作为图书物流企业该如何应对?
  ■伴随电子书的逐渐盛行,纸质图书销量下滑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纸质图书的消亡或出版产业整体效益的降低。特别是在产业成熟后,纸质版和电子版将长期共存。相对于电子资料的快速传播,传统图书通过快速渠道销售来缩短与电商在传播效率上的差距,这对图书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对于该趋势及服务需求有较强的预见性,确定了走专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首先通过产业集聚带来规模效益,改变现有粗放图书物流经营模式,精细化图书物流服务。其次是通过现代化先进工艺和管理,优化出版社物流成本结构,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成本节约,这些主要体现在物流全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信息的实时性、作业的高效性、管理的精确性等方面。
  □目前通过电子商务渠道的图书销售增长迅速,新华联合将如何服务于该销售模式?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销售的图书在逐年增长,所带来的订单结构和时效性要求的变化,既给物流企业带来了挑战,也为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提供了契机。针对电子商务渠道的物流服务,新华联合可以实现3方面业务合作。
  首先,保障电商订单的及时响应。传统的图书物流信息传递不及时,拣选配送效率低,只能采用多库存方式来供货。物流中心可通过与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系统对接(EDI)实现订单式拣配。消费者在电商网站上下达订单,订单数据信息会直接传递到新华联合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提示操作人员作业,完成拣选,经配送系统送达客户。这个模式下的物流作业,环节最少,效率最高。
  其次,新华联合通过与电商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服务。VMI本质上是将供应链的多级库存控制变为单级库存控制,在降低库存成本的基础上,开创整条出版供应链上的“多赢”局面。物流中心为出版社提供了“一揽子”物流服务,还可以与电商企业通过EDI的数据交互,共享库存信息。
  第三,增值服务内容。通过对供应链全程数据记录,在数据挖掘工具的辅助下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物流中心可以为客户提供丰富的过程和决策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图书策划、市场推广乃至各出版单位战略制定等,将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全网规模优势发力第三方物流
  □除了图书物流外,新华联合也致力于成为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综合物流方面,新华联合的核心优势在哪里呢?
  ■新华联合也将扩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作为发展的重点之一。充分利用图书物流产业链现有资源,通过新华联合的管理及信息化盘活全国网络,既充分利用物流中心的产能,又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效益。
  虽然在社会化第三方物流领域,新华联合还是“新兵”,但后发优势也很明显。第一是业务基础优势。图书物流与其他物流相比,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图书品类繁多、再版/再印频繁、大量退货(逆向物流)等等。在该业务基础上处理其他产品的物流,相关难度将大大降低。第二是全网资源优势。图书的客户群覆盖全国的,包括县、乡、镇都有新华体系的经营实体存在。“农家书屋”更是进入了每一个村庄。如此网络布局使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具备了全网规模优势,已形成了以仓库为结点,干支运输为线条的物流网络。第三,全面的信息系统和成熟的管理团队。公司的管理团队包括管理运营、业务支持、信息系统建设、行政人力、财务中心等部门,汇聚了集团及股东单位从事物流管理方面的精英。而且,新华联合突破了传统的国有企业用人壁垒,大胆走社会化招聘道路,吸引IT/物流等行业的人才加入。团队整体水平高,工作执行力强。这些优势使我们对于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开展,充满了信心。

[1]

  • 上一篇文章: 从学者和研究报告里审视国内文化消费的态势

  • 下一篇文章: 书业营销淡旺季差距正缩小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3]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1]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6]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0]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8]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9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