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国际化:在文化多元中开阔视野
上海国际文学周今年才步入第四个年头,但已成为上海书展的重要文化品牌,其活动主场地“思南文学之家”,更在短短一年间变身为上海读书人的“周末文化会客厅”。不得不说,这与上海这座充满文学传统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气质相关,也与背后的策展团队相关。
勒·克莱齐奥、科尔姆·托宾、莫言、石田衣良、阿刀田高、杰夫·戴尔、科伦·麦凯恩、伊恩·布鲁玛、阿城、贾平凹,过去三年一连串星光闪耀的名家之后, 今年上海书展更邀请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首度来华,今年应邀来华的海外作家人数和举办活动的场次数量再创新高。美国小说家、普利策 小说奖获得者罗伯特·奥伦·巴特勒,美国当代女诗人布伦达·希尔曼,西班牙女诗人尤兰达·卡斯塔诺,匈牙利作家艾斯特哈兹·彼得,法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帕 斯卡尔·德尔佩什,法国畅销书作家马克·李维,法国传记作家、法国龚古尔学院成员皮埃尔·阿苏里等人,与中国翻译家、作家、诗人和学者展开对话与碰撞。来 自世界不同文化传统里的作家们的在场本身就已经证明:只要我们还对差异与理解怀有热情,伟大的文学时代就还没有终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