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问题2本土设计产业初具规模,但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模式处于发展探索期
我国本土设计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已经初具规模。从设计产业体系来看,我国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覆盖工业设计、室内设计、时尚消费品设计、建筑与景观设计、设计与城市规划、平面设计、服装设计、软件设计等诸多领域的设计体系。
从设计的市场主体的类型来看,包括独立的专业设计机构、主要服务企业内部的设计部门以及从事设计研究和服务的科研院所,类型多样。从设计发展的途径来看,主要表现为驻厂设计、专业公司设计、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以及院校工作室设计等几种形式,发展模式多元化。从设计行业从业人员来看,近些年来,设计从业人员稳步增长,人员素质有所提高,从业人员结构趋于合理。
地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各行业分类、各领域发展不平衡,中国设计产业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又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竞争力比较强,具有一定的国内外市场影响力。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有竞争力的设计企业。东道设计、正邦设计、嘉兰图、洛可可设计等本土设计公司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产品设计国际奖项中也屡屡获得大奖,国外市场开发模式也步入企业发展的日程。但是,其他地区的发展则相对落后。
同时,设计企业的盈利发展模式尚处于发展探索期。设计企业发展的多元化,一方面体现了中国设计企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条件下设计行业中不同管理发展模式在各自的小领域中具有的有效性,普遍适应性不强,同时也暗含了各个模式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分散、多元、规模小的特点难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整个设计市场体系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发掘,也面临着行业重新洗牌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问题3对外设计贸易稳步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际化发展的路径有待进一步发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