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事实上,全国书市功能的变化并不是出现在最近几年。第四届(1991年)广州全国书市改革过去以销为主的单一形式,首次实行展、销、订、批相结合,变单一功能为多种功能。此后的上世纪90年代的全国书市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发展迅速,书市的订货码洋连年创下新高。第十一届(2000年)南京书市零售总额3763万元,创历届全国书市零售之最高纪录。随后的多年,全国书市的作用和功效基本集中于行业内部,公众参与度一度降低。直到2007年全国书市更名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书博会又回到公众视线。如今,书博会已由最初单一的图书交易活动,发展为融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和倡导全民阅读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盛事。
Q3 出版商去书博会到底干什么?
上世纪90年代,全国书市基本上是以行业内的订货、展示为主。出版商去书市最大的动力就是去创造针对渠道的销售业绩。进入2000年以后,出版机构开始进入转企改制阶段,产品市场化力度加大,行业内观摩交流和了解读者需求与市场动向成为更为重要的参会目的。与此同时,全国书市的主会场开始延伸出多个分会场,对读者的接纳度日益提升。这个时期的节点发生在2000年的南京全国书市。累计参会读者突破250万人次。由此,出版商直接面向读者进行宣传、销售图书,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也成为重要的参会任务。近年,数字出版等新业态出现并蓬勃发展,出版商开始从单纯的纸质出版商向综合文化服务商转变,去书博会的目的也随之发生变化,更广泛的合作项目和更多的商机在展会中得以收获和挖掘。
Q4 有哪些业外企业在加入书博会?
更多企业加入是在全国书市功能不断拓展的基础上发生的。2007年后,在出版物展销、成果展示、图书订货、业务研讨、信息交流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书博会进一步拓展功能,新增了版权贸易、产业拓展和出版博览三方面内容,引入了报纸、电脑网络、数字娱乐、印刷、造纸、出版文化用品等相关文化产业内容。此外,还首次邀请了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参展,进一步拓展了书博会内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后的每届书博会,不断有新的业外企业加入。动漫制作、软件开发企业、玩具厂商等各种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联的企业都在逐渐与出版融合,业内外共同寻求合作双赢的契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