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毋庸置疑,此类形式的“增值服务”可以惠及读者,但出版单位还格外看重这样的合作后带来的品牌协同的效应。中资海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露露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以5月面世的《写给任何时刻决定出发的你》为例,我们主动联系到‘阿肯诺’这一户外用品品牌促成合作。不仅为图书提供了内容的增值,阿肯诺还在其各家的天猫、京东旗舰店,对图书宣传造势”,合作伙伴提供的营销推广,显然更加有针对性。
搭建平台长期服务
不过,上述“增值服务”的短板在于仍属于“一次性”消费,在内容和服务的增值上难以显示出粘合力和持久性。相较于此,以数字出版为基础,搭建增值服务的线上平台,让增值服务产生放大效应,显然更值得业内期待,此类“增值服务”则为专业类和教育类的出版单位所研发、采纳。
人民卫生出版社依托人卫医学网专门搭建了针对教材、专著、参考书的增值服务平台。该社的有关负责人专门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开设了体验账户,每点开一个链接,都可以看到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据她介绍,“人卫社的‘增值服务’线上平台的初衷,仅仅是将随书附赠的光盘内容转移到网络。在实际操作中,出版单位又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医学数据库。譬如一本内科的教材,可能原书只有作者的PPT或少量视频,上传过程中,责任编辑就会从数据库中挑选相符的医学素材搭配进去、充实原作”。这种平台化的内容增值,可谓一种长期的累积服务,对专业领域的读者颇具吸引力,而且还有效规避了盗版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