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论坛聚焦教育与规模化
书展第二天(4月9日)召开了第4届以“大就是好?”为主题的研讨大会,对出版的规模究竟是大更好还是小更好展开讨论。麦格希出版公司的肯·布鲁克斯认为,所有的公司都是从小起步,逐渐扩大规模。规模大是持续保持成功的结果。有人错误地认为创新常常发生在小公司,许多都相继夭折,但实际上新公司因技术创新而成功发展的不胜枚举。创新带来规模化,对保护股东利益、使用户获取内容、保障员工职业发展及整合作者资源都是有益的。但费伯(Faber&Faber)出版社CEO斯蒂芬·佩奇却看好“小即是美”:在数字时代,规模化不再那么重要,阅读品味及与作者和读者进行人际间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日益重要。大公司都有这么多的子品牌,就说明他们希望模仿小公司那种合作的工作方式,而不是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管理模式。DiversionBooks公司的司各特·沃克斯曼也认为,大公司管理僵化、多选择规避风险,而小公司随着不断发展壮大,一贯的敏感度被保持业绩增长所替代,内容的深度被广度替代,与作者读者的亲密性被疏远替代,工作规范被企业政策替代,也会变得不那么灵活。
国际出版商协会和英国出版商协会在书展第3天(4月10日)共同举办了“教育出版哪种方式最有效?”的论坛。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实验室、数字终端和笔记本电脑都在逐渐普及,肯尼亚政府最近也承诺向本国每一所小学的学生提供笔记本电脑,在印度,培生和IBM公司宣布了一项覆盖2.2万个数字课堂的项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