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文化金融”政策利好亮点在哪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 龚牟利
3月25日, 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举办以“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共促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会议,并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这也是近期继《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与《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出台之后的第三个重大政策利好。上述 政策都是立足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扩大 2010年九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的实施成果,逐步打造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从2010年版 《意见》实施以来的成果看,文化金融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3年12月,文化产业中长期本外币信贷余额已达1574亿 元,较年初新增419亿元,同比增长36.28%;185家文化企业注册发行的债券余额已达2878.5亿元;77家文化企业在沪深两地资本市场上市。截至2013年年末,全国各类型的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57只,募集规模超过1350亿元。
从创新金融产品及制度设计来看,也有不少亮点,如中国银行浙江分行推出的影视通宝;浙江金华银监分局专门对贷款提高了风险容忍度,实行不良贷款差异化考 核;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开发出文创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文创企业应收账款质押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进行损失保险等等。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