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趋势 数据 实证 阅读——第九届“馆藏与出版”论坛纪实
图书馆如何搞好科技图书采购?在12月7日武汉大学新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的第九届“馆藏与出版”论坛上,化学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杨建忠为论坛做的主题报告开门见山。他提出:“没有高质量的文献资源采购,就无从谈高水平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他从科技图书的特殊性及出版状况,一直谈到发行渠道和图书馆的采购策略,其间引用了大量的“开卷”数据。作为科技图书出版的大社之一的出版人身份,并没有替自己社出版的产品做广告,而能从图书馆的角度为科技图书采购指点迷津,自然得到图书馆代表的认同。
如果说杨建忠的报告专注于国内版科技图书,那么,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吴向的报告则将目光引向了国外: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尤其是Coursera,对国内出版业和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和挑战,这种变革趋势将启发出版业和图书馆界对未来发展的更多思考和探索。
武汉三新书业有限公司卷藏信息部杨薇主管发布的“2013年前三季度中文图书馆配市场分析报告”,则以数据揭示了馆配市场尤其是高校馆配市场的发展变化格局。无论是入藏总量的同比变化及各角度入藏结构的统计分析,还是核心出版社排名以及馆配明星书榜,都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
这次论坛还邀请了南京大学教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徐雁。他演讲的题目是:“书海慈航:馆员书评与阅读推广”。徐雁教授的演讲不但紧扣论坛主题,而且风趣而幽默,不时引起阵阵掌声。同时他还带来了另一份研究成果:“读书与人生:名人传记”与大家分享。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肖希明教授则阐述了“数字阅读环境下的馆藏建设策略”。尤其对数字阅读带来的文化变革的总结,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长吴志荣,作为“馆藏与出版”论坛的发起和组织者之一,也在会上作了题为《实证研究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他的报告突出了实证和数据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会上宣读的两篇论文:《核心出版社的测定在原版图书采购中的应用》、《书商征订目录的低覆盖率对专业性图书馆采访的影响及对策》即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佐证。
“馆藏与出版”论坛,是由上海《图书馆杂志》、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武汉三新书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和主办,联合《图书馆》、《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论坛》、《图书与情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建设》等核心期刊合办,历届都有出版社和图书馆嘉宾代表参与。这种旨在促进馆藏与出版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实证研究在出版科学、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的论坛,虽由民间组织,但其层次和规模已日益凸显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