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斯科特·C·约翰逊(Scott C. Johnson),《狼与守望者:父亲、儿子和中情局》(The Wolf and the Watchman: A Father, a Son, and the CIA),W.W. Norton & Company
吉尔·莱波雷(Jill Lepore),《时代之书:简·富兰克林的人生和见解》(Book of Ages: 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Jane Franklin),Alfred A. Knopf/Random House, Inc.
温迪·洛厄(Wendy Lower),《希特勒的复仇女神:纳粹屠戮场的德国女性》(Hitler’s Furies: German Women in the Nazi Killing Fields),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詹姆斯·奥克斯(James Oakes),《民族自由:废止美国奴隶制,1861年-1865年》(Freedom National: The Destruction of Slavery in the United States, 1861-1865),W.W. Norton & Company
乔治·帕克(George Packer),《解密:新美国秘史》(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阿兰·泰勒(Alan Taylor),《内敌:弗吉尼亚的奴隶制与战争,1772年-1832年》(The Internal Enemy: Slavery and War in Virginia, 1772-1832),W.W. Norton & Company
特里·蒂乔特(Terry Teachout),《公爵:艾灵顿公爵传》(Duke: A Life of Duke Ellington),Gotham Books
劳伦斯·赖特(Lawrence Wright),《大白天下:科学教、好莱坞与信仰之狱》(Going Clear: Scientology, Hollywood, & the Prison of Belief),Alfred A. Knopf/Random House, Inc.
201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小说类)长名单作者简介
T·D·奥尔曼,男,著有《迈阿密:未来城市》(Miami: City of the Future),曾为《名利场》(Vanity Fair)驻外记者,遍历全球90个多国家采写新闻。
格蕾特尔·埃利希,女,美国旅行作家、小说作家、诗人、随笔作家。非小说作品包括《这座寒冷天堂》(This Cold Heaven)、《冰的未来》(The Future of Ice)、《开放空间的慰藉》(The Solace of Open Spaces)。
斯科特·C·约翰逊,男,曾任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驻外记者达12年,前往伊拉克、阿富汗、中东等地报道新闻。现居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
吉尔·莱波雷,女,哈佛大学美国历史学教授,《纽约客》特约撰稿人,凭借《战争之名》(The Name of War)获得班克罗夫特奖,凭借《纽约燃烧》(New York Burning)入围普利策奖决选名单,曾任200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评委。现居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温迪·洛厄,女,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历史顾问,自1992年以来发表大量有关大屠杀的文章和图书,组织中欧和东欧的文献研究和实地工作。现任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助理研究员,现居美国洛杉矶、德国慕尼黑。
詹姆斯·奥克斯,男,《民族自由》获2013年林肯奖,曾凭《激进分子与共和党》(The Radical and the Republican)获得2008年林肯奖。现任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学特聘教授、研究所人文教授,现居纽约。
乔治·帕克,男,《纽约客》撰稿人,《杀手门:美国的伊拉克政策》(The Assassins’ Gate: America in Iraq)获评为2005年《纽约时报》书评版年度十大好书,《自由党的血液》(Blood of the Liberals)获得2001年罗伯特·F·肯尼迪图书奖。现居纽约布鲁克林。
阿兰·泰勒,男,著有殖民时期美国、美国革命、美国早期共和国等书籍,曾凭借《威廉·库珀之镇》(William Cooper’s Town)获1996年普利策奖、班克罗夫特奖、贝弗里奇奖。现任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斐逊历史学教授。
特里·蒂乔特,男,著有《流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传》(Pops: A Life of Louis Armstrong),《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戏剧评论员,《评论》(Commentary)巡回评论员,《论昨夜》(About Last Night)博客作者。曾任200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评委,现居纽约。
劳伦斯·赖特,男,凭借《巨塔杀机:基地组织与“9·11”之路》(The Looming Tower: Al-Qaeda and the Road to 9/11)入围200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并获得普利策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曾著有6部非小说图书,现任《纽约客》特约撰稿人,现居得克萨斯州奥斯汀。
201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小说类)长名单评委简介
贾巴里·阿西姆(Jabari Asim),男,著有《字母N》(The N Word)、《奥巴马的意义》(What Obama Means),曾任《华盛顿邮报》书评家和专栏作家多年。现任爱默生学院写作、文学和出版副教授。
安德烈·贝尔纳(André Bernard),男,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主席兼秘书长。
M·G·洛德(M.G. Lord),女,主要写作流行文化、社会、技术等方面的作品,著有《偶然的女权主义者》(The Accidental Feminist)、《永远的芭比》(Forever Barbie)以及讲述冷战时期航天文化的家庭回忆录《航空领地》(Astro Turf),并凭此书获得斯隆基金会拨款赞助。现任教于南加州大学。www.mglord.com
劳伦·雷德尼斯(Lauren Redniss),女,凭借《放射性:居里夫妇爱与辐射的故事》(Radioactive: Marie & Pierre Curie, A Tale of Love and Fallout)入围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曾为《纽约时报》等众多出版物撰稿、绘画,并获普利策奖提名,2012年获古根海姆奖。现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常驻艺术家,任教于纽约帕森设计学院(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www.laurenredniss.com
埃里克·森德奎斯特(Eric Sundquist),男,凭借《唤醒民族》(To Wake the Nations)获得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詹姆斯·拉塞尔·洛威尔奖(James Russell Lowell Prize)年度出版最佳图书、美国大学优秀生荣誉学会(Phi Beta Kappa)基督教高斯奖(Christian Gauss Award)人文学科最佳图书等奖项。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语系主任以及人文教授。

201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诗歌类)长名单
美国国家图书奖(诗歌类)的5名评委遴选了出版商提交的209本诗歌类图书,选出10部作品入围长名单。名单囊括了来自多国的知名作家和新兴诗人,还有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入围者或得主。10位提名作家中有9人为首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认可。
弗兰克·比达尔(Frank Bidart),《形而上之犬》(Metaphysical Dog),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罗杰·博奈尔-阿加德(Roger Bonair-Agard),《葬衣》(Bury My Clothes),Haymarket Books
露西·布罗克-布罗伊多(Lucie Brock-Broido),《幻觉,请留下》(Stay, Illusion),Alfred A. Knopf
安德烈·科德雷斯库(Andrei Codrescu),《最近租一个世界:1968年-2012年诗选》(So Recently Rent a World, New and Selected Poems: 1968-2012),Coffee House Press
布伦达·希尔曼(Brenda Hillman),《文字着火的季节之作》(Seasonal Works with Letters on Fire),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阿德里安·马泰卡(Adrian Matejka),《浓烟》(The Big Smoke),Penguin Poets/Penguin Group USA
黛安娜·拉普托什(Diane Raptosh),《美国失忆》(American Amnesiac),Etruscan Press
马特·拉斯穆森(Matt Rasmussen),《黑色孔隙》(Black Apertur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玛莎·龙克(Martha Ronk),《品质的输送》(Transfer of Qualities),Omnidawn Publishing
玛丽·希比斯特(Mary Szybist),《血红:诗集》(Incarnadine: Poems),Graywolf Press
201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诗歌类)长名单作者简介
弗兰克·比达尔,男,曾三次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诗歌类决选名单——1997年《欲望》(Desire)、2005年《星尘》(Star Dust)、2008年《游春》(Watching the Spring Festival),曾获华莱士·史蒂文斯奖(Wallace Stevens Award)、博林根奖(Bollingen Prize),并入围普利策奖决选名单。现任韦尔斯利学院教授,现居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罗杰·博奈尔-阿加德,男,著有两部诗集《玷污和伪装》(Tarnish and Masquerade)、《水沟》(Gully),曾获科尼姆诗歌奖(Cave Canem),纽约市艺术项目LouderARTS创始人兼艺术总监。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现居美国芝加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