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百道网:编辑也参与其中吗?
李春凯:对,我们这边的微博管理人员以编辑为主。首先明确相关要求,然后每一个编辑部门要有一个负责人把内容汇总到工作小组,这个工作小组里设有编委,确定什么时间推出什么内容更合适,要求与我们的总体风格是一样的。在微博营销方面,我们配备了一整套的管理、运营的手段和办法。
同时也要求所有上传信息的准确性,在导向这方面我们还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包括目标群体的设定等也有要求。这其实是我们大家都意识到的,我觉得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具体运营方面的细化,还需要在管理上、细分栏目设定、品牌内容的定位方面需要下功夫。
百道网: 2005、06年的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把二维码印在书上,这在业内算是比较早的二维码应用案例。在当时二维码还不够普及的情况下,如何会产生这种营销策略的呢?
李春凯:据我所知我们用二维码确实是出版行业里较早的。我们当时在跟腾讯进行数字版权方面的一些合作,那个时候就相当于跟腾讯进行了一个互动的对接,跟现在所想到的二维码的发展方向还是有很大出入的。在我们周边,二维码的使用非常好,它是互联网的一个接入口。因为我们现在用的微信平台、微博平台,还是我们的官方网站,或者是移动的网站也好,都需要这样一个接入的桥梁。我们可以据此去收集更多的客户数据,去了解客户群体的消费情况。同时把这个数据抽取下来,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这对我们做进一步的计划营销工作会提供很大的便利。
这也是这一两年突然间形成的潮流。大家现在都习惯用这个模式,我们就要接受这个模式,顺应这个潮流,顺着用户习惯去加强我们的图书销售,促进品牌的宣传推广。
出版的本质一方面是内容,另一方面还有选择。将来的阅读方式无论是通过网络、通过手机还是通过纸质,我觉得至少还是都有个选择性的问题。那我们在将来实际上是要做连通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怎么帮助读者选作者,帮作家去争取更好的推荐,出版者是要搭建这么一个内含选择机制的桥梁。这对出版社综合能力的要求肯定会更高。
百道网:结合您的工作经历,请谈一谈你对营销工作的心得,做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会越做越欢?现在有很多新的营销人才加入出版业,对这些新生力量有什么建议?
李春凯:做营销工作对个人的成长、锻炼和培养来说是最好的一个平台,它对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是特别高的,它是一个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高度融合的工作。也就是说这不是简单地要求你一定要具有特别强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求视野开阔、洞察力要敏锐,而且要保持热情,要实实在在地投入进去。包括咱们谈到的网络、新媒体营销工作,营销人员要能随时捕捉到当下所有最新的信息,然后用创新的思维,不断地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融入到工作中去。这无疑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我觉得专业能力是一方面,但如果要有更大的作为,肯定需要综合能力特别强。做营销工作最主要的就是磨炼大家这种能力,锻炼你的综合能力,锻炼你的综合视野,锻炼你的洞察力。所以我觉得这个工作特别好,我们可以在其中好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我觉得,要做好这个工作,一定要做一个用心人,要处处留心周边的事情,要事事关心。这不仅仅是一个专业需求,比如说你做出版这个事,你肯定要懂整个出版产业。出版产业的上游下游,上游的作者、下游的市场,都要去熟悉,都要去了解。同时一些相关产业,比如说新技术、新媒体,甚至跨界跨得很大的其他行业也都要去了解。这是要求社交面很广的一个职业。时事政治,甚至娱乐新闻,你都要去涉猎,捕捉到这些信息,有选择地过滤信息或者把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整理,形成自己的判断,然后与营销工作相结合。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