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传统出版公司是时候要融合出版技术团队了!

[ 来源:佚名    点击数:631    时间:2013/6/2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传统出版公司是时候要融合出版技术团队了!

出版商们早在几个世纪前就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编辑、艺术家和营销人员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合作,把优秀的作品带给求知若渴的读者们。而今,这种团队资源和专业技术比之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价值,而且还具有高度独创性,不易被复制。作品既无法由内容创作的任意一方单独完成,也离不开技术公司的支持。


    对出版的死亡宣判显然是过于夸大其词了。

    传统出版商正危机四伏——电子书兴起、其他媒体介入竞争、亚马逊等电商迅猛发展——出版商们从传统音乐产业的失败教训中学到:夜郎自大,安于守成,试图否认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些都已十分不合时宜。他们正在努力顺应数字化的各个方面,匆忙地完成图书格式的转变,并根据新环境重新制定价格结构,希望以此赶上出版转型的末班车,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

    不过,被动地接受未来和满怀憧憬地迎接未来可完全是两码子事情。由于内容正逐渐转向数字化,传统出版商的很多职能——在全国范围内印刷、存储和运输图书,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销售团队——都在不断弱化。尤其随着一些自出版案例的成功,自出版逐渐受到青睐并成为人们的新选择。那些处于竞争焦虑中的出版公司通常只能守着他们仅剩的那点资源过日子,而有远见的公司则已经在思考自己已有的技能如何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在全新的出版世界中,出版商们将如何体现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并实现自身价值?

    机遇往往隐藏于挑战之中。纯文本格式的电子书制作未必非传统出版商参与不可,但这种形式的电子书毕竟只是“出版革命”这股新潮流的浅层次而已,新出版的发展潜力可远不止于此。无论我们将之称为“跨媒体叙事”、“交互性小说”,还是“增强型电子书”等其他流行词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逐渐看到新出版种种振奋人心的可能性:序列化、协作化、交互性、公共阅读体验、根据场景设置阅读类型、改造传统阅读的新式叙事结构,等等。

    这不是在破坏书籍,也不是在把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强加进阅读体验,而是在尝试为作者提供新的工具,为读者提供新的阅读方式。目前已有一些早期实践获得了成功,而其他探索也正越来越具有可行性。跨媒体电子书是在科技高速发展以及传统出版产业前景未明朗化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它必然要经历初期的彷徨阶段,需摸着石头过河。

    但它的潜力却是显而易见的。在今天,想要指望图书不受新阅读设备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真正接纳电子阅读的新形式,需要的是出版商勇于创新的激情和耐力,而不是顽固且安分地守于传统文本的简单数字化。

    目前为止,不少创新型电子书还受制于一些现实操作层面的障碍。不同于纯文本格式电子书,跨媒体电子书所需的资金、资源和技术都很难由作者独力承担——仅为了一个跨媒体电子书项目,往往需要重新搭建基础性平台,开拓新市场,以及引导读者适应新的阅读方式。不过,如果把多个跨媒体电子书项目收归在同一平台之下,则分摊在每本跨媒体电子书上的耗资就能够立马缩减下来——事实上,新媒体出版商也正是如此做的。一般而言,多数资源都能顺利地实现项目间的共享:代码库在不断增长,探索性实践不断有新发现,用户使用分析数据在积累,新的读者社区逐渐建立。由此,在成本迅速降低的同时,生产效率和销售速度则在提升。

    此外,文本、设计和技术的融合要求跨学科的团队合作以及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单一的创作者则对这些高技能要求和高开发费用鞭长莫及。出版商们早在几个世纪前就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编辑、艺术家和营销人员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合作,把优秀的作品带给求知若渴的读者们。而今,这种团队资源和专业技术比之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价值,而且还具有高度独创性,不易被复制。作品既无法由内容创作的任意一方单独完成,也离不开技术公司的支持。

    早些年(大概2009年左右),只有少数出版商在试水跨媒体电子书出版,他们尝试了少数几个创新性出版项目,可惜所赚完全不及开发成本。而现在,出版商已经大规模地折回到纯文本电子书开发中,只是偶尔会半心半意地做做跨媒体性的“增强型电子书”。

    任何个案的成功都不能保证这种方式是绝对正确可行的,要知道,书的形式仍充满了无限可能,市场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欣慰的是,对新生媒介的早期投资仍获得了一些回报:拥有了可重复性的工作流,为作者搭建了创作的桥梁,研发出可循环使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新的读者群并开拓了新的市场。

    数字化出版真正的潜力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被充分开发,而不是仅仅旁观那些勇于开拓的新出版商。那些早期的创业者们吸纳了大量高端技术人才和发明家,并致力于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工具和分销渠道,敲响了传统出版的丧钟。而“内容”往往是这些公司的次要考虑因素——如大众小说、众包文本、流行的非小说类作品等,他们大多都没有能力开发和生产原创作品及发展具有潜力的创作界新秀。

    所以,出版商不仅在进入这个全新的市场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有能力成为该领域的领航者。这要求他们以原有的丰富的资源为基础,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不断探索创新型出版形式。

    随着传统障碍的逐渐减少,技术商——亚马逊、苹果和其他新兴的技术型创业公司——正在直接与出版商进行眼球和价格的竞争。如果出版商拒绝创新,那其他竞争者会立马赶超;如果出版商只在一旁观望战局,直到看到一条成熟的成功路径后才发力,那机会也早就溜走了。

    不管怎样,机会就在眼前,不远不近,就看你如何把握。出版商要成为图书创新领域的领头羊的秘诀,就在于信念——为作家寻找更好地表达思想的新方式的信念,为读者寻找高品质阅读内容的信念,以及满足社会大众对图书创新的追求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使出版商长期以来都屹立于出版界的不败之地。显然,靠一味地模仿和耍小聪明是不可能成功的。 

[1]

  • 上一篇文章: 图书元数据事关未来的商业机会

  • 下一篇文章: 北美十家我最喜爱的书店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6]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8]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7]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5]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83]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51]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5]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900]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5]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4]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2]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01]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76]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80]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156.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