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书店春节生意兴旺 实体书店"重生"需过"信心关"
去年获得政府扶持资金的 “输血”后,实体书店在春节里展现出了“重生”的活力。许多书店在春节期间推出优惠措施和阅读活动,吸引了大批读者。虽然开年销售火爆,但书店的经营者们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在他们看来,今年实体书店还需更多创新改革。
书店:蛇年春节开好头
春节期间,不少书店推出了一系列“悦读”活动。上海博库书城组织了近万种图书5折到7.5折促销,折扣幅度为历年罕见。大众书局则在“全家style,人人都有好看的书”的书展中,针对会员读者采取了全场8.8折的优惠举措。同时,大众书局还推出了“情‘书’唾手可得——大众书局情人节书展”,推出爱情主题图书展销。“今年春节的销量比去年有所增长”,大众书局总经理助理董谌表示,“这期间,大众书局的日均客流量已达到了上万人。”同样人气火爆的还有钟书书店,钟书书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浩昨天一早就在微信晒出9张书店现场照,高兴地表示:“读者几乎把整个店堂挤得水泄不通! ”
经营者:希望书店间多合作
在很多经营者看来,民营书店今年仍需创新。 “民营书店之间需要合作”,外滩十六铺“行动书店”负责人韩子文认为,如今民营书店的经营者大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民营书店在经营上都有不少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目前只有靠经营者自己想办法。如果民营书店间的经营者们能经常交流经验,那么一些民营书店的经营难题将更加容易解决,发展也会更加顺利。 ”对此,董谌表示,希望由政府等组织专家和成功的书店经营者,定期为民营书店答疑解惑。同时,董谌也认为,民营书店将迎来第二次政府扶持资金,他希望这次政府在给予资金扶持外还能有一些 “精神鼓励”,“今年是许多书店正式转型后的第一年,对于这些书店来说,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如果政府还能组织读者对书店进行评价或评级,就能帮书店更好地找准定位,扩展书店影响力。 ”
政府: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书店要获得成功,必须要获得读者的认可。因此,今年更需要发动民间力量来帮助民营书店。”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行管理处处长忻愈表示,今年他们希望能增强行业协会对民营书店的作用。“去年我们推出了政府扶持资金,为书店‘输血’,今年就更需要书店自己‘造血’。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是上海书店的行业协会,但它的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行业协会可以增加书店间的合作。协会可以将几家大型书店的负责人组织起来,再邀请一些专家名人等,定期对书店的发展进行讨论。也可以形成专家组,让经营遇到困难的书店有个咨询的地方。 ”在忻愈看来,许多书店都有影响力小、缺乏知名度的问题,而行业协会则可以邀请媒体和读者对这些书店进行体验和宣传。 “由政府牵头,再由行业协会具体发起、组织,这可能会是接下去帮助实体书店的一大方式。 ”此外,他还表示,今年的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将有新的变化,也会有一些新的配套措施,比如出版更加详细的各区县的书香地图,尽可能多地介绍上海的书店,扩大小型特色书店的影响力等。
“输血”还是“输信心”?
尽管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已经大有改观,但书店并没有真正走出困境。自从网店和电子书出现后,读者与书店间的关系就彻底发生了改变。而这个关系才是直接影响实体书店经营的关键。 “读者到底还需不需要实体书店? ”“需要实体书店的读者还有多少?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书店经营者,动摇实体书店的信心。
作为“文化粮仓”,实体书店并非只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城市里爱书人、读书人、写书人的汇聚地。支撑着实体书店经营者在困境中依然坚持下去的,并非是图书微薄的盈利,而是这个城市里爱书人对书和书店共同的热爱。因此,与用资金“输血”相比,我们更应该给书店输入“信心”,让实体书店感受到这个城市需要他们。这份信心不光来自政府的鼓励,更应来自民间,读者给予的支持和信心对实体书店来说比黄金更重要,也只有读者才能让书店感受到存在下去的必要和价值,从而走出困境。当然,要让读者给予信心,也需要书店自身不断改革创新,从服务、图书种类、环境等各方面改善,打造舒适的阅读体验,感受更便利、实惠和人性化的服务,才能真正地吸引读者、留住读者。(许光耀)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