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冀版图书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华大典·宗教典·儒教分典》出版座谈会举行
■本报记者 吴雨珊
2012年12月20日,由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河北人民出版社承办的《中华大典·宗教典·儒教分典》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研讨、总结这部著作的出版价值和重要意义。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主任柳斌杰,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杜金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华大典·宗教典·儒教分典》主编李申,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桂钿等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
五大举措推进出版进程
《中华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批准的最大的一项文化出版工程,新闻出版总署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和编纂委员会统一负责组织实施,列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规划之首、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据了解,截止到2012年,大典已出版2.2亿字,全书已出版的与编纂完成将出版的共计4亿字,占字数总规模的56%。 柳斌杰在讲话中指出,对于大典下一步的编纂工作,有五点要求。一要增加使命感,充分认识编纂出版《中华大典》的重大意义。二是要精益求精,确保《中华大典》成为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三是要强化管理,确保编纂出版的进度,四要创新技术,加快《中华大典》数字化建设步伐。五要培养人才,加强古籍整理出版专业队伍建设。
《儒教分典》释义传统文化
据介绍,《中华大典》下含“典”24个,《宗教典》即为其中之一,下分《儒教分典》、《佛教分典》、《道教分典》和《伊斯兰基督与诸教分典》四个分典,总计3000多万字。河北出版集团公司所属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正式启动《宗教典》的编辑出版工作,并邀请已故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担任主编。 《儒教分典》是《宗教典》完成编纂任务、出版见书的第一部分典。分典共设释义称名、神祇、教职与设施、礼乐、教义、经籍、人物七个总部,全书共计1150万字,精装6册,于2012年11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李申表示,儒教本来就是中国古代居统治地位的宗教。自从梁启超于1902年首倡“儒教不是宗教”说以来,在近百年的时间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几乎都是以儒教不是宗教立论。1978年,任继愈先生重提“儒教是宗教”说,长期得不到学界理解。三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儒教是宗教的判断逐渐被中国学术界所理解,承认儒教是宗教的学者日益增多。《儒教分典》提供的材料,有助于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儒教是宗教的判断。 座谈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对《中华大典·宗教典·儒教分典》的编纂出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家认为,该书的出版,对于挖掘、抢救、整理、保存我国历代儒学经典,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打造河北出版品牌、扩大冀版图书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