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服务三农贴近基层店 金盾社瞄准农家书市场
 5月21日,第一场“新华书店 金盾出版社联谊订货会”在黄石市分公司会议室拉开序幕。供图/金盾出版社
■本报记者 原业伟
农民缺乏适宜的读物,但农村图书获利一向甚微;二三线城市图书市场广阔,但退货率高,动销慢,很多出版社不愿意冒险开发。金盾出版社一向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瞄准市场空档,先行积极调查,贴近农民和二三线城市的需求策划选题、制订营销方案,拓展出独特的乡镇图书营销之路。
深入基层详剖三农市场需求
金盾出版社发行部副主任刘涛对记者表示,在金盾出版社看来,地市级以下城市和西部城市都算二三线城市,其市场需求和销售有共同点。金盾社的图书都是服务三农,在广大农村持续销售,在二三线城市比省会城市销售更好,是金盾社的特色。实用机械、健康卫生等图书在农村地区广受欢迎,金盾社针对农民和乡镇居民这些低端文化层次的读者专门开发产品,教会他们种植、养殖、医疗、卫生和生活技能,只要能看得明白、看得懂即可,只讲怎么做,不讲为什么,定位准确,故而广受市场欢迎。 为详细了解基层书店需求,金盾社派遣了13位干部作为区域经理或发行主任,一年共有8个月左右在县市店巡回调查,直接带来基层的信息:哪些书需要策划出版,哪些书销售量大。例如跑东北口的经理发现东北需要某种中药材的图书,就会在发行会上向领导汇报。同时,金盾社还设有奖励政策,若发行主任带回有价值的信息,奖励100元。编辑则会根据这些信息,组织专家教授撰写这方面图书。 金盾社的产品受到二三线城市欢迎,就是因为他们直接从基层县级店获取信息。有的出版社走到省店或者大一点的地市级店就止步了,但金盾社深入到县级店,远在新疆、甘肃、东北和边境地区的经理,都能反映第一线读者的信息。同时,书店也会向他们积极反馈各种需求。
发行与地市级店紧密对接
针对如今很多地市级书店采购权向省店上升的现状,金盾出版社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对于与省店连锁,控制严格的地市店,出版社只对省店发货;对于独立性强,要货量较大的地市店,出版社则采取“分进同结”,即将图书分发到县市店供应,统一与省店结账。刘涛表示,有些销售情况,基层店较为清楚,如做到适销对路、供需平衡,便不会造成退货情况。而如果订货单从省店集团发出,获得省店的认可,县店也会乐于接受,因为他们可以将退书直接送到省店,比退到北京的费用要低,这种做法也被称为“直发转单”。出版社尽力让基层店利益最大化,如此一来,就实现了社店双方的互惠共赢。 地市店如有特殊需要,可反映至金盾出版社,而出版社则会根据他们的需要直接出版相应图书。不管是直接供应的地市级书店还是连锁店的反馈,金盾社都非常重视。为了增加图书销售,出版社会邀请专家作者举办培训班,下至基层,指导从业人员养蘑菇、海参、雪狐,并培养电工。如此一来,某种培训产品在短时间内会出现数百本的需求,而省店集团并无相应库存。但只要接到订购需求,金盾出版社会通过各式物流方案予以最大化配合。 几年前,黑龙江一位蘑菇、黑木耳种植作者举办培训班,急需500本相关图书。社里因地制宜,提供适应当地农民种植养殖的产品,及时供货,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刘涛还表示,金盾社为农家书屋的储备的库存至少上万册,一旦出现空缺立刻加印,不惜加点加印,直至满足客户、读者的需求。刘涛介绍,农家书屋的政府采购分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地区没有国家投资,而是依靠发达省份自己拨款,由新闻出版总署为其制订码洋、册数方面的要求。此外,中部地区由政府报销采购费的 50%,西部地区报销率可达100%。而根据这些细节,金盾社会制订相应销售计划,精细打理。
基层与书店联谊
5月21日至26日,湖北省店与金盾社展开图书联展,并在联展上推出“健康九元书”系列。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内部采购,在宜昌等不同城市开了6场同一主题的直销会议,覆盖了全省的销售。金盾社的发行部每年都会组织小型交流会,刘涛表示:“考虑到如果集中在北京开会,会增加本不富裕的农民负担,金盾社就在当地开会,直接让县店当场填写发货单。” 此次金盾社重点推介的“健康九元书”系列一套50本,每本定价9元,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院士作为总主编,由洪昭光等专家教授担任副总主编,是金盾社今年重点推荐的特色图书,由于定价低、内容简洁通俗,颇受二三线城市和农村读者欢迎。刘涛对这套贴近民生的系列图书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我相信,阅读这套作品,读者可以知道怎样看病、怎样治疗,怎样防治、怎样锻炼。这套书,老百姓看得明白、买得起。” 据了解,金盾社社长、社长助理和发行部主任也参加了湖北省新华书店的活动,而该书目前渠道比较畅通,特别是获得了农家书屋及二三线城市的渠道的欢迎。刘涛说:“有的读者愿意零买单册,地市县都配货,重点店还设立单独的货架,销售势头比较强劲。”?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