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对图书馆配商能力评价的探讨

[ 来源:佚名    点击数:610    时间:2012/6/24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对图书馆配商能力评价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 图书馆 图书采购 馆配商
  [论文摘要] 首先介绍图书馆配市场的起源,提出馆配商的概念并构建其服务模型;其次分析国内主要馆配商的特点,着重就馆配商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评价进行探讨;最后指出科学评价馆配商的各方面能力可以为图书招标工作提供统一科学的评分标准,同时提升馆配商的服务质量,促进馆配行业的健康发展。
   [分类号] G253.1
  1、图书馆配市场的起源
  
  近年来,国家规定各级各类图书馆人均藏书量须达到一定标准,图书馆为完成达标任务,纷纷加大了采购量,图书馆配市场一下子热闹起来。目前全国各类图书馆大约有8万多家。据有关部门推测,现在每年的图书馆采购量有50亿人民币的市场需求,且图书馆的采购能力每年都逐步增长。许多图书馆、尤其是大型图书馆,图书采集的主动性逐步增强,对图书市场的专业性、规模性和服务的主动性等要求逐步提高。过去沿袭的被动的采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图书馆图书建设的需要,图书馆市场正逐步变为一块膨胀的大蛋糕。
  另一方面,图书馆配市场与零售不同,零售是大众市场,只管卖,不管售前或售后的服务,而图书馆购书有自己的特点,售前需要有编制好的采访数据,售后需要编目数据等。针对这一市场特点,近几年来,一些为图书馆购书提供专业一条龙服务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新华书店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图书馆专业化的供货市场也逐步成熟起来。这一切都传递给图书馆界一个信息: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都在努力打造图书馆专业化供货市场。
  2、图书馆配商的定义及馆配服务模型的建立
  
  在市场经济中,贯穿产业发展的一条规律是:市场机制和结构转换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企业间的自发竞争,实现市场结构由分散型向寡头垄断型结构模式的转变。这条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图书分销产业和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验证,即图书馆配商这一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的出现和逐步壮大正是两者发展的结果。
  “图书馆配商”一词源于台湾的中盘商,意为联结上游出版社和下游图书馆,分销图书并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间商,其服务模型如图1所示。
     3、国内现有主要图书馆配商的分析和比较
  
  国内图书馆配市场从2000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2006年进入调整规范时期,经过大浪淘沙后,幸存下来的可分为三种:①“新华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新华书店总店、江苏省新华书店、浙江省新华书店等;②“出版社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等;③“民营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湖北三新图书有限公司、安徽省儒林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等。
  就规模和实力而言,新华书店具备了同国内任何一家图书馆专业供应商相抗衡、竞争的实力。它具有雄厚的资金、分布密集的网点、大规模集团采购的优势、正版图书的保证、与全国众多出版社多年的合作背景等,但由于我国的各类图书馆目前高度信息化、集约化、网络化,采用计算机管理,不少新华书店并未跟上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此外,新华书店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区的经营。
  相比较而言,民营代理商更活跃一些。它们的服务更专业化,效率也高,能向图书馆提供售前采访、编制书目、售后加工的服务,图书馆拿到书以后,甚至可以直接上架。而且,民营企业主动灵活,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打破地域限制,开拓全国市场。
  跟民营书店和新华书店相比,出版社在馆配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图书采访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对馆藏质量、馆藏结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近几年与馆配商的合作,我们对馆配商管理水平和能力评价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总结如下。 8.2 馆配商与出版社之间应实现出版物流通信息对接 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因为书的真正源头是出版社,如果馆配商与出版社能实现信息交换,那么书目的更新速度和准确程度都将大幅度提高。我国于2006年4月1日起实施的《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将加速我国图书发行行业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减小经营风险,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出版发行业市场化、产业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也将对图书馆这个终端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9 馆配商对所供文献的编目加工能力
  文献信息处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发展,使得文献编目数据的处理可以批量化、一次性完成,从而为图书馆所共享。图书馆普遍要求馆配商提供中文图书的CNMARC标准格式的编目数据,以便于图书馆编目人员套录后进行网络查重,生成馆藏书目数据库,降低图书馆编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也希望馆配商能够做好前期的图书加工服务,比如完成加盖馆藏章、加贴防盗磁条、书标和条形码等简单工序,大幅度地减轻验收人员的劳动,在数据和图书加工问题上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
   10 馆配商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的综合素质
  一个馆配商的经营理念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的采购效果,图书馆都希望馆配商能正确处理利润和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馆配商面对的是全国700多家出版社,这些出版社给予馆配商的利润不尽相同,如何处理那些利润较薄、采购成本较大的图书,将是一个馆配商的社会价值观与经济观的取向问题。另外,馆配商拥有的员工的综合素质也将体现一个企业的服务水平,如,2007年1月l号开始实行国际标准书号升位,由原来的10位升至13位,最前面加978,后面的校验码发生了变化,但有的馆配商在给我馆提供书目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水平有限,就简单地把书号前的978去掉,造成查重结果完全错误,所幸的是我们发现及时,没有造成大面积重复采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5、探讨评价图书馆配商能力的意义所在
  
  目前图书采购采用招标方式已经得到各图书馆的认可。但国家还没有一部图书馆法或相应的文献资源采购条例来规范这样庞杂又极其特殊的商品,因此科学地评价馆配商的各方面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 招标中对馆配商可形成统一科学的评分标准
  正因为图书商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需要对馆配商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采购方法上做好制度性的安排,不能就其一点不及其余,要形式而不要内容,造成文献资源的制度性缺失。
   2 规范馆配市场价格秩序
  不同类型的图书供货折扣率总体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对图书类型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只有通过综合评价才能制定合适的图书折扣率,让真正有实力的馆配商进入市场。
   3 提升馆配商的服务质量
  馆配市场是新生产物,许多服务准则要靠图书馆人自己制定,否则将会造成对图书馆的需求中标单位难以满足,而中标单位提供的服务图书馆又根本不需要的局面。
   4 共创图书馆和馆配商之间的和谐环境,促进馆配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以客观的态度对馆配商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在保证图书采购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最优惠的价格。也只有上中下游三方建立和谐关系,避免短视行为、恶性竞争,才能使整个图书出版发行采购行业保持良性的发展,最终使大家都能获益。

[1]

  • 上一篇文章: 出版业到底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

  • 下一篇文章: 首届“中国书业馆配年会暨图书馆高层论坛”落幕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52]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30]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9]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6]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8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52]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5]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901]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6]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5]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2]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01]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76]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82]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