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陈万雄:香港文化的“根”

[ 来源:佚名    点击数:1755    时间:2012/3/11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主持人:有人说香港文化是一种“速食文化”,很多电影都是商业电影,文化内涵少了一点,您对这种说法有什么看法?

    陈万雄:一方面我承认有这种倾向,为什么香港是一个商业性的城市,很多文化娱乐都是用商业性的方法去处理,这是一个事实,不能否定。但我也有不同意的地方。香港是一个相当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一百多年来,很多城市很多文化是金字塔的。我觉得香港是一个葫芦,很多时候是为了大众,为了娱乐。香港原来一直走精英人才的路,确实是全世界的人才集中发展的一个地方。香港小葫芦里面的文化,不管是承载世界的眼光,还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跟中国所有城市相比绝对不是低的,甚至更有国际性,更有国际视角。所以,我觉得不完全是一种完全简单的“速食文化”。举个例子,我们以为香港社会的人都是这么娱乐的,其实香港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不管是电影,不管是图书,不管是戏曲,都有一大批的观众。香港只有几百万人,我们曾经出了一套《中国文明城镇》十开本的大型图录的中国文明史。不要小看香港社会的文化基础。

    主持人:很多时候还是因为不了解,或者是沟通太少,如果能够多一些机会和您这样的人沟通和了解,彼此就会知道原来不是这样的。今年人大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文化立法”,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陈万雄:我本质上是一个文化人,从事学术研究,虽然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但我非常关心文化的发展。我今年上午也讲过文化的问题,这几年总理的报告越来越强调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今年提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弘扬中国文化传统,是当代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过去几年对公共文化,对文化产业,对教育各方面的改革得很多,在文化层次还是需要提升的,需要落实更多的措施和方案。日本的历史发展里,凡是大时代变动的时候,都是文化大提速的时候。明治维新,二战以后,他们都有文化大解放运动。地震以后,也提倡新日本文化运动。我觉得日本在每个大时代转变里,都非常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对他的经济发展,对制度和社会的团结凝聚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国家经过30年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文化,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的价值,我非常高兴,也愿意出谋划策。

    主持人:现在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文化人就有了一个更广泛的发挥才能的空间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人都是通过上网或看电子书的形式获取信息。传统书店慢慢的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内地的很多实体书店都倒闭了,像第三极书店。香港的实体书店是什么样的情形? 

    陈万雄:香港当年的出版跟零售,图书门市都有受不同的影响,但到今天为止,香港书店的零售一直是稳定上升的。我最近去了日本,跟日本的出版大家聊天,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第一个问题是香港和日本的共同点是书店很多,很密集,香港这么一个小地方,大概有五、六十个书店,每个区都有书店,非常方便,在书店买书看书都非常方便。香港和日本实体书店跟网上书店的价格很接近,受到价格的冲击比较小。为什么内地实体书店很难生存?我觉得还是市场运作问题。如果价格相距太大,自然会影响实体书店的经营,现在网络的经营不是真正的经营,而是赔本性的经营。 

    陈万雄:如果网上书店对实体书店有影响,这个原因只是一半,另外一半是书店经营应该有两种考虑。一种考虑是我们的专业是否提高了,越是网络的大众的流行的书越来越多,我们的书店经营应该越来越重视专业,所以专业的要求是越来越重要了。如果专业不过关,我觉得是受不了这种冲击的,所以管理经营方式要变。我们应该采取图书加文化用具的经营模式,但书还是主体。当然我们国家给予支持是很重要的,不完全是钱的问题。

    主持人:虽然说有很多的实体书店已经倒闭了,但最近我们听说在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网站,评选出了全球排名的20个“最美书店”。北京有两家实体书店也是榜上有名,其中有一家叫“老书虫书吧”,另一家时“蒲蒲兰绘本馆”。他们都比较偏向于经营某一类图书,而且阅读环境或者读者参与度都比较高。为什么像这样的书店能够生存的不错,是因为环境特别好,还是书本的内容性比较专业呢?

    陈万雄:一是这种文化氛围,不是网上书店能够代替的。第二是专业。最近这几年我们对书店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以前都是综合书店,现在开了很多专门书店。中华书局开了一个中国人文科学专门店,书店每年都是20%到30%的增长。这是大的书店没办法代替的。我们又开了儿童专门店,全世界最好的儿童书我们都有,包括英文的,而且全世界儿童教育的用具我们都有。

    主持人:还是要把握独特的专业性。

    陈万雄:儿童书店里我们请人教小孩怎么读英文书,读英文故事,读中国的经典,是一个注重儿童的阅读交流提升的地方。这样的变化我觉得是这几年才出现的,这种改革也是能够成功的。 

    主持人:首先是专业性更强,因为有了独特的专业性,其他的综合书店无法取代。像“蒲蒲兰绘本馆”一样有很好的阅读环境,大家在这里非常舒服,有情不自禁地想去阅读的自愿性。

    陈万雄:我认为电子出版以及网上书店没办法取代传统出版和传统书店的,如果网上书店没有传统书店提供的教育、文化、娱乐的功能,这种文化损失是很大的。从政府到业界以及教育界、文化界都应该重视起来。

    主持人:昨天张抗抗委员就提到实体书店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香港有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

    陈万雄:很简单,爸爸妈妈带着小孩去买书,这是增加家庭的文化生活,也是父母指导小孩看什么书,跟他进行讨论的很好机会。如果在网上,小孩自己去找就没有这个机会。不做好这种准备,对一个国家民族,对一个社会教育的损失是很大的。

    主持人:所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陈万雄:不单纯是一个产业的问题。

    主持人:这是民族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您被称为是两岸三地最早推动电子书的第一人,您对数字版权有什么样的看法?

    陈万雄:我是1994年推动电子数字出版跟网络销售的,我认为这一定能够推动未来的发展,但我不认为一、两年内能成为主流,不可能取代传统出版和实体书店,没有十年八年是不行的。这是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为什么说十年八年都不能解决,因为版权成为一个制度是非常难的。以前说出版社印这本书成本多少,盈利多少,给作者多少,这是非常规范的,现在为什么传统出版社不愿意拿数字版权,因为给作者的报酬太低了,给他的报酬也太低了。为什么现在这样低呢?是一百年留下来的传统出版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无所谓,你给多少就是多少,但如果真正的重新编选电子书,他的成本是绝不可能的很低,我不认为电子书的成本和定价会比传统书低。电子书什么时候能够成功,甚至成为主流,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版权保护好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电子出版能不能领先的关键问题。

    主持人:很多人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一下被人盗版,这就没办法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了。 

    陈万雄: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上电子出版领先的国家,中国是有这个条件的,因为中国市场太大了。所以有资格领先,甚至走在世界先进国家之列。 

    主持人:香港出版及印刷业成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这点能不能介绍一下。

    陈万雄:香港成为世界印刷业四大中心之一,印刷业是香港三大工业之一,不管是产值,还是雇佣的工人。香港出版的市场规模不大,但香港出版有他的个性和特殊的地位。我两个星期前参加台北的书展,他们问我香港文化和台北文化的区别,我说直到今天为止,相比内地的城市、台湾和香港,香港最大的优势是现代的感觉强烈。香港跟世界接触比较多,很快引进世界最新的潮流以及新的走向,这也是香港出版的特征。 

    主持人:我觉得这种独特性可以带来更多的新鲜的血液,可以发展得更好。您在九几年的时候就提出过中文出版市场一体化的说法,现在已经是2012年了,您认为现在中文出版市场有没有真正的一体化? 

    陈万雄:当时我提出中国文化的一体化,我的观察是没有错的,这20年的走向是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走。我敢说现在台湾的出版业也离不开大陆和香港,香港出版界也离不开两岸,内地出版社也跟台湾业界密切相关,大家已经离不开了。所有出版人考虑,我们出版的方向都会同时考虑两岸三地的市场。我们的作家越来越讲究跨地域,我说香港的作家,特别是年轻的作家,如果不能走进两岸,你的写作是没有前途的。所以,现在香港年轻的作家越来越走向大陆,了解大陆和台湾。这种趋势非常明显,但还没形成完整的一体化市场,还没有到这个地步。因为内地还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形态差异,其实台湾也有无形的障碍。充分的一体化还没有实现,但我们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走。

    主持人:我们本是同根生,所以两岸三地文化的“根”都是一样的,都是华夏的儿女,都是炎黄子孙。 

    陈万雄:有一次我到台湾,他们的一份报纸问我对台湾文化的看法。一段时期台湾的出版界强调国际化和本土化,我说这样最后是走不下去的。广东是提倡岭南文化,台湾也是个边缘,但这一百年,甚至这五、六十年,我觉得台湾包含全中国文化的元素比广东还要多,因为从东北黑龙江到西北到华中,大量的文化到了台湾,引起了台湾真正的主流的“根”。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今天在这里分享您的见解,让我们有了很多的启发。也非常感谢观众朋友们的收看,下期节目再会。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文章: 苹果或因涉嫌操控电子书价格遭美司法部起诉

  • 下一篇文章: 汉王思变:“快”创新“慢”启动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5]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8]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6]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5]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83]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51]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5]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900]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5]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4]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2]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01]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75]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80]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