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2011少儿出版怎么样
■谭旭东 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看2011年少儿畅销书排行榜及细分类图书构成比重,对2011年少儿图书出版有了非常清晰的印象和看法,也感到了文化产业发展大开局之年,少儿图书出版所获得的佳绩。
数据给力 少儿出版独善其身
2011年少儿图书市场同比增长11.63%。这个数据令人振奋,尤其是对专业少儿出版界来说,更觉得很给力,这说明少儿图书出版处于上升、增长趋势。 大家知道,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并不乐观,尤其是房价、物价上涨,给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被削弱,图书购买能力无疑也会相对下降。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少儿图书市场反而出现了乐观上升的趋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由此可以看出,少儿图书出版产业并不完全受制于经济环境,而是更多地受制于文化观念,尤其是读者的阅读意识和儿童教育观念。 近两年来,随着电子图书出版业的兴起、iPad的流行,电子读物更新换代,使得很多人认为电子图书会极大地冲击传统出版业,有业内专家也预言电子读物会对少儿图书出版构成很大的挑战,尤其是iPad2问市后,很多人担心它会对少儿纸书阅读起到很大的干扰作用。但事实上,iPad2、iPhone4等新的电子产品的确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也使家庭亲子阅读产生了一些形式上的变化,但从儿童的视力保护、阅读习惯的培育和电子读物的人文情境性缺憾等角度来考虑的话,绝大部分家庭是不会把电子阅读当作最主流的阅读方式的,因此电子阅读至少短期内不可能取代纸书阅读,所以少儿图书出版即使面临新媒介的挑战,也还有它独特而稳固的生存空间。
纯文学畅销书 追求心灵和谐
从2011年少儿图书细分数据来看,少儿文学占到了39.54%(见右图),这说明少儿文学图书出版已经成了少儿出版的一个主体部分,而且各个出版社,尤其是专业少儿社最重视的还是少儿文学图书的出版。事实上,从近几年明天出版社、浙江少儿社、江苏少儿社、新蕾出版社、四川少儿社、新世纪出版社、湖南少儿社和湖北少儿社等专业少儿社的出版情况来看,都在极力介入原创,并且尽可能地挖掘名家新作,因此形成了名家争夺战。 这种激烈的局面无疑推动了少儿文学创作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名家作品重复出版太多,二是新人新作被很快催熟。不仅如此,引进的少儿文学图书的比例大增,这对原创文学又形成了合围和抑制。 2007年之前,少儿图书出版中少儿卡通、游戏益智和启蒙类读物以及教辅资料占一定的优势,但现在少儿卡通虽然位居第二,但只有12.48%的份额,少儿科普读物占到了12.33%,卡片挂图类则少到了2.27%。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读物时,再也不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了,而是更多地考虑读物本身的精神品质和对孩子心灵世界的熏陶上。这也说明很多家庭逐渐意识到,对儿童进行心灵熏陶比知识教育还重要,特别是对幼儿来说,教知识不如培育情感、熏陶心灵、养成习惯。当然,儿童文学阅读的升温,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小学语文教育难以满足儿童的语言教育和文学启蒙教育的需要,因此家长要借助课外读物来弥补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 从少儿畅销书排行榜来看,前10名中纯文学图书占了8本(见右表),且其中的6本是国内的原创,这是非常不简单的。它们分别是杨红樱“笑猫日记”系列童话中的《绿狗山庄》、《小白的选择》和《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狼王梦》、伍美珍的校园小说《生命流泪的样子》和曹文轩的儿童小说《草房子》。这6本书基本代表了当前儿童文学阅读的取向——既追求快乐的、纯美的,又追求心灵和谐的阅读。需要指出的是,这四位作家的6本书中,杨红樱的《绿狗山庄》、沈石溪的《狼王梦》、伍美珍的《生命流泪的样子》和曹文轩的《草房子》都不是2011年的新作,它们已经连续几年高居榜首,说明这4本书在品质上是超群的,而且的确能够从心灵上征服孩子。 从纯粹畅销书的销售模式来看,即使做大量的促销工作,包括校园签售,一般流行读物顶多流行三、五个月,但它们却流行了几年,甚至十几年,说明这些书与其说是畅销书,不如说是发行量很大的常销书。因此,我觉得在大众媒介时代,这种常销数年的书从传播的角度看已经具备了“经典”的地位,它们代表了这一个时段儿童文学的水平,也基本代表了这一时段少儿出版的文化高度。 从纯文学的儿童文学图书高居少儿畅销书排行榜来看,儿童文学作品还是要有符合儿童精神发展需要的基本元素。如沈石溪的《狼王梦》不但提供了另一种阅读经验,而且也展示了新的观照世界的方式,诠释了生态主义的哲学。伍美珍的《生命流泪的样子》就是探索到了少儿心灵深处的敏感点,让读者感受到了童年生命的自觉意识。她的儿童小说语言很质朴,但又富有感性,贴近儿童的心灵,关怀生命的成长,因此每次有新书出版,都会受到儿童读者的青睐。我一直以为“伍美珍现象”是值得研究的,她几乎没有刻意宣传,更没有有意的炒作,甚至她在儿童文学界都没有进入所谓的“主流”,却征服了儿童读者的心灵,这是很不简单的,这就是儿童文学的力量。

?
高手位置难撼 新人亟待培养
当然,从2011年少儿畅销书排行榜和2011年少儿细分类图书构成来分析,还可以发现一些出版的问题。为何少儿畅销书排行榜总是杨红樱、沈石溪、伍美珍和曹文轩等四位,呈现雷打不动、稳坐钓鱼台的样子?这除了说明这四位作家优秀外,是否还隐含着少儿出版存在的原创后发力不足,可再生资源稀缺的问题呢?相比整个文学界,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确比较小,目前虽然有不少作家创作比较活跃,如张之路、郑渊洁、周锐、冰波、杨鹏、汤素兰等作家的作品销售量都不错,但总体来看,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童阅读的需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离儿童的艺术期待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少儿原创畅销书的几位高手的位置在短期内很难被撼动,这就是一个值得众多儿童文学作家思考的问题。在此,也呼吁少儿出版要多注意新人新作,培养原创的后备力量,同时,作家们也要认真写作,追求精品,以优秀的作品赢得由畅销转为常销的机会。 现在儿童文学界有一个流行的观点,即把儿童文学分成“艺术的儿童文学”和“大众的儿童文学”,而且通常把畅销书归纳到“大众的儿童文学”里去。其实,从今天儿童的阅读智慧以及从家长和学校的选书标准来看,如果不具备艺术上的水准和高度,是不可能得到大众喜爱的,因此无所谓艺术和大众的分离,更没有二元阅读模式。儿童文学的阅读,有吃快餐的感受,但真正的快餐又是不可能成为主食的,所以快餐类儿童文学自然也不可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形成常销的局面。这是一个市场常识,也是一个阅读常识,是不需要过多解释和辩析的。 需要指出的是,开卷数据主要是根据实体书店的销售数据来排序的,目前当当、亚马逊、京东等网络书店的儿童图书销售也非常火爆,绘本(图画书)的网络销售尤其大。在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等大城市的一些大社区之中也涌现了一批绘本馆和儿童阅读推广人,他们在社区里主要做绘本阅读推广,针对幼儿和家长来做早期阅读活动,展示图画书的魅力。 因此,待到2012年年底来总结少儿出版时,如果能够专门统计绘本的阅读与销售状况,可能我们对儿童文学和儿童阅读的看法又会有所不同。同时也希望,那时热销的不单单是国外的绘本,而是由国内原创绘本来策马显威。 总而言之,回顾2011年少儿出版的情况,我对2012年的少儿出版同样有着美好的期待,抱着十分的信心。相信随着文化产业改革的深入,少儿出版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