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2011河南文化产业:大地传媒领跑

[ 来源:佚名    点击数:481    时间:2012/1/4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2011河南文化产业:大地传媒领跑

上市好比催化剂,已经成为当今出版企业迅速做大的不二法门。2011年年末,又一家传媒巨头——中原传媒也搭上了“中央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快车,这给河南文化产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传媒股上市受追捧

    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中原文化第一股——大地传媒,于12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市第一天,在当天沪深两市大盘跌幅均超过1%的背景下,大地传媒实现上市“开门红”,全天涨幅达到57.82%,在当天的沪深两市,大地传媒毫无疑问是最为抢眼的股票。

    当然,大地传媒的上市的意义决不局限于单个案例的成功,它对河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样本意义,为河南向文化强省转变树立了标杆。

    中原出版传媒(7.79,0.18,2.37%)集团(以下简称中原传媒)于2007年12月挂牌,由原河南出版集团转企改制而来,是河南省最大的文化产业集团。

    此次,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借壳S*ST鑫安(13.47,0.07,0.52%)上市,经过资产重组和股权改制后,大股东变更为中原传媒,而其主营业务也由“纯碱及其他化工产品”变更为“新闻、出版和文化教育行产业”。

    此前,S*ST鑫安是河南省焦作市的一家国有企业,自2005年以来,原焦作鑫安的生产经营就一直处于停顿状态,连续三年业绩亏损,于2008年1月被深交所实施暂停上市处理。

    对于当时处于破产边缘的公司说,只有通过重组向其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获得重生的机会。

    2009年3月,中原传媒的强势入主,为S*ST鑫安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与此同时,中原传媒与焦作市政府和公司管理人一起,确保公司扭亏为盈避免退市,为公司早日启动开展股权分置改革和重大资产重组程序付出努力。 2009年4月,历时两年半之久的股改和重组之路正式启动。

    到2009年12月底,公司通过了破产重整,按照法院《重整计划》的规定将原资产与负债处置清理完毕,成为“净壳公司”, 2011年5 月24日,命运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转折的一天,公司的重大重组方案获得了证监会的核准, S*ST鑫安以每股4.8元的价格向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非公开发行285,262,343股,获得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旗下优质资产。

    12月2日S*ST鑫安以大地传媒的身份重返市场,并迎来涨升一片。至此,中原传媒完成借壳上市;而坚守4年的流通股股东也于复牌后大举兑现收益。

    传统行业萧条

    据了解,此次注入大地传媒的资产包括9家出版社(大象社、科技社、海燕社、古籍社、美术社、文心社、文艺社、农民社、音像社)100%股权、新华印刷100%股权、新华物资100%股权、汇林纸业76%股权、汇林印务88.24%股权以及河南省中小学教材出版业务等价值合计为13.69亿元的资产。

    记者发现,中州古籍社2008~2010年三年均呈亏损状态,而随着营业收入的逐年增长,亏损也是逐年扩大,2009~2010年收入增长了500多万,但亏损却猛增了12倍,从-30.8万净利润猛然扩大到了-361万;主营教材的文心社2010年亏损93.3万元;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亏损;汇林印务2008年和2010年两年亏损。

    不仅如此,在过去两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目前零售书店的数量比2009年减少了5成左右,还有一些书店已经转行,卖音像制品。”郑州市书刊发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表示。

    越来越多的传统书店都没能逃得过相同的结局,从长远来看,不管传统书店的“战术”如何,都抵挡不住新的趋势,现在实体书店的版图逐步被网上书店和数字出版物吞噬。

    而传统书店目前遭遇的困境也是方方面面的。当当网、卓越网等网上书店的兴起对传统书店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它们越来越完善的流通体系、点对点的服务,以及更大的价格空间让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网上购书。

    “加上网络书店又普遍采取一些加速出版业死亡的竞争手段或经营模式。”北京文通天下图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禹成豪指出。虽然新闻出版总署曾出台限价令,要求网上书店销售出版一年内的新书价格不得低于8.5折,但此项限令也很快无疾而终,现在网上书店的价格战硝烟四起。

    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新模式的背后,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

    人们转变了旧的阅读方式,电子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国外一些学校甚至已经开始利用iPad进行教学,他们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决定了未来市场的趋势。

    “中国的出版社相当大比例的收入来自教材,如果所有的教材和教辅都放到iPad上,那传统书店几乎都要倒闭了。”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

    全产业链优势

    作为河南最大的出版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拥有 “编、印、发、供、媒”完整产业链,形成了报纸、期刊、电子、音像、网站、框架媒体等多种媒介品牌集群,其“大集团、全产业链”的模式代表着中国传媒业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网络文学、数字出版等新兴媒体产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出版传媒行业已经处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年代。

    有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增长迅速,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51亿元,5年间平均增幅接近50%。

    而且,数字出版产业在过去5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内容提供、平台建设到终端服务,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传统出版传媒企业只有在保持和形成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全方位的跨媒介综合发展平台,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大地传媒一方面借助自身在出版发行、历史积累、市场占有和人才队伍优势,不断强化自身固有的特色,拓展潜力空间,争取在全国多个细分领域形成压倒性优势;另一方面,公司还将产业链条不断向上下游以及相关产业延伸,为主业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从而支撑主业,壮大根基,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字出版业的高速发展也并不意味着传统出版业就没有发展空间。

    尽管现在新生代们在引领着新的生活方式推动消费,但依然还有一部分传统人士的生活依赖于纸质媒体,还有一部分人更愿意用图书来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沉淀。

    禹成豪表示:“无论出版业遭遇怎么样的困境,我们所有的一切经营都是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增强适应性,坚持目标,适应各种变化和冲击,要跳出书店的局限,比如书店立足本业,同时可以增加各种教育项目,可以为特殊的顾客提供定制的文化服务等,这些都会是我们的出路。”

[1]

  • 上一篇文章: 幽默推理与“社食本”领跑2011日本年度畅销书

  • 下一篇文章: 2011年世界文学及图书出版界重要事件回顾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5]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7]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6]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5]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8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8]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4]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9]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4]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4]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2]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01]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74]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80]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125.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