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图书编辑如何把握自来稿

[ 来源:佚名    点击数:794    时间:2010/10/17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图书编辑如何把握自来稿

一、判断作者投稿的目的

  面对一本自来稿,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作者出书的目的。有些作者将工作的总结和心得汇编成册,或者作为项目结题之用,或者作为经验推广而发,这些书的共同特点是专业性强,作者多为熟手,出版之后一般不需要借助出版社发行,作者有自己专门的定向销售渠道。这种自来稿,在专业图书领域较多出现。
  
  在大众图书出版领域,我们碰到的更多是,作者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而写作,内容可能和作者所学专业毫不相关,完全是一种兴致所至。比如,一位从事教育的老师,她会送来一本做手工的书稿;一名电视台的记者,生活中酷爱旅游,相约一帮旅友写出了一本“路书”,一位留美多年、在国际咨询公司任职的女高管,因为自己的一场婚礼,而萌发出了写一本婚礼指南图书的打算,希望将中西婚礼文化比较和自己的感悟向国内的读者介绍……这些作者的作品个性很强,充满着自己的体验,让人感到鲜活生动和热情洋溢。这类作者,多为圆自己的一个梦,一般不计较稿酬,也充满着对出版和图书的敬仰。但是他们多为人门级的作者,甚至在下笔之初,连“自己的图书是给什么人读的”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考虑过,更不要说成熟的规划和设想了。作者在这类图书的销售上一般没有渠道资源,只能完全依靠出版社的渠道进行后期的宣传和营销。

    二、甄别稿件的标准

  对于前文所讲的第一类自来稿首先要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相吻合,符合出版社的出版方向。其次,书稿要和本社的选题思路和板块相一致,出版社不要轻易去做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最后,稿件可否采用,要完全依据稿件本身的质量来评判。只要符合以上三点,编辑作好成本测算,出书过程相对简单。这类书稿,编辑要多尊重作者的意图,因为在专业领域内,作者可能比编辑更知道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口味。

  而对于第二类自来稿,即“走市场”的大众图书,第一,要看书稿是否真正具备出版潜质?对稿件质量的把握首先在于其是否符合国家和出版社的出版要求,这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更重要的还在于稿件本身的出版潜质。这时考量的就是编辑的眼力和创造力。

  第二,要看书稿是否切合市场热点。作为一本大众图书,市场性是第一要素。一本踏不准“入市”节拍的书稿,肯定就犯了方向性错误,出局在所难免。一本中规中矩的稿子,就像一杯温吞水,没有激情也没有个性,投入竞争白热化的大众图书市场中,不起任何波澜,反倒白白浪费了编辑与作者在其中的投入。

  第三,是否与编辑自己的选题规划相一致。一个成熟的编辑,在工作中会渐渐形成自己的选题方向和侧重点,拥有自己的作者群。对于自己驾轻就熟的领域,编辑对选题的把握会准确而到位,和作者的沟通也更加轻松和流畅。

  第四,与出版社的年度出版计划是否相符。对于出版社而言,年度选题计划是工作中的重头戏,有其严格和科学的管理流程。一本自身很优秀的自来稿,如果和本社的选题计划有所冲突,可能编辑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或者介绍其另寻合适的婆家。

    三、通过可行性建议帮助作者提升、完善作品

  对一名具有职业和市场敏感度的编辑而言,发现一个好稿子,就会像猎手发现猎物一样兴奋起来。但是大多数自来稿,包括已经确定有出版潜质的,与编辑心目中的完美作品多多少少存在差距,甚至有的时候,真正想要的可能只是来稿中的一小部分。如何让自己的这份兴奋变成一种工作的动力,以便和作者一起打造一部完美的作品呢?

  首先,编辑要有自己的立意和策划。在第一次和作者谈稿之前,就要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跑。

  其次,编辑通过可行性建议,与作者充分沟通,达到一致。编辑要将自己的意图告知作者,帮助作者改写;同时在作者改稿过程中积极参与进去,将审稿过程提前。

  最后,在选题策划之初,图书出版上市时间、后期营销宣传都要通盘考虑,有所布局。

  《开车去西藏》是朋友介绍给我的自来稿,作者有着5年7次自驾车进藏的经历,在车轮的颠簸中记录下了路途中的心情和感受。这是一本日记式的原稿。第一眼看到这个稿子,说实话,我心中是喜欢的。有时想组这种稿子,还找不到这么合适的作者呢,而且文中的吃喝住行全是第一手资料,非常真实。但是,这种原稿又不是我想要的,因为太随意,太有个性,不符合大众对这类书的需求。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包括同类书的市场销售、读者心理等方面,又和网上西祠旅游版的几位旅友征求了意见。做足了功课之后,我心中有了底,第一次约作者见面。作者是个很有个性的人,生活阅历亦相当丰富,看得出来,他不是个容易听信于别人的人。我说了自己对稿子的读后感:第一,这本书一定不是一本个人日记,而应该是一本关于自驾车进藏的实用手册,提供给读者最实用的吃住行游的信息,想、自己开车进藏的人,一定要买这本书作参考。基于此,书中应该加入更多自驾出游的准备内容和进藏的特殊提示。第二,进藏线路一定不能从南京写起,我们的图书是面向全国发行的,要找出一个进藏的共同的起始点,作者和我异口同声地说出“新都桥”。第三,配合好每年进藏游的黄金时间,将图书付印上市的时间和节点踩好。早了、迟了,都不利于图书的宣传和销售。第四,版式设计相当重要,对于本书的成败起到一半作用,现在稿件中的部分文字,可以用图表的形式表现。最后,我和作者约定先做一个样稿,在社内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我们约请了4位设计师,做了数次不同风格的设计稿,最终找到我和作者心目中共同的感觉。在积极的沟通中,作者的思路渐渐融入出版轨道,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改稿中,我们之间的交流已经非常畅快。不到2个月,这本书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中诞生了,正好赶上进藏旅游的黄金时点。考虑到这本书的读者多有网上购书的习惯,在图书付印前,营销人员就和当当网签订了独家销售协议并作图书宣传,将几个精彩章节选载,吊足读者的胃口。在前期周密的预热下,图书上市后很快在当当网热销起来,仅二三周就跃居西藏旅游类图书的第一名。

    四、开发延伸产品

  作为自组稿图书,在策划选题之初,编辑对选题就有相对全面和系列的思考,可能最初的想法就是一个系列产品,比如一套丛书,同时配有电子版等。而作为一本自来稿图书,最初的选题设想来自于作者方,编辑是后期参与进去的,成书上市后,编辑必须积极跟踪图书的销售情况,一旦发现市场热销的迹象,必须快速反应,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构思。这种设想和构思可以和原作者进行沟通,但是如果原作者没有实现的能力,编辑要及时寻找新的作者,将出版方的意图灌输下去,将一本书的市场热度培育成一套书、一个板块的热销优势,甚至创造出出版社的一个畅销书集群。青岛出版社的《细节决定健康》最初是出自于工作室的策划,对于出版社而言,相当于自来稿。经过出版社和作者方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出版社在图书上市后的营销操作,这本书很快畅销。为充分挖掘图书的资源效益,出版社先后策划《细节决定健康2》以及金版、男人版、女人版、老人版等,面对不同人群推出同名图书,在“细节决定健康”这个概念越来越深入地植入读者心中的同时,也将第一本图书的热销趋势继续推动,更将青岛社健康图书的品牌树立起来。(作者孙荣洁)

  来源:科技与出版

TOP

[1]

  • 上一篇文章: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

  • 下一篇文章: 24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完成转企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0]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18]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4]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39]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7]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234.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