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创新是出版策划能力的保障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出书需要放下包袱,要求编辑有策划能力,善于做深度,提高核心竞争力。策划需要“大”大视野、大气魄,关注信息并进行过滤和筛选,有的放矢地策划选题和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新兴大众传播媒介,网络让沟通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会有垃圾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所以策划需要“大”大视野、大气魄,关注信息并进行过滤和筛选,有的放矢地策划选题和方案。在采用传统的策划时,一是不好操作,二是容易流于形式,无法保证宣传效果。所以,利用网络信息,做专题策划,就要理清思路、提炼思想。图书是被策划出来的。图书的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编辑;图书的发行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发行。由于最了解图书的出版背景、读者定位和市场需求,能够准确把握图书的个性化特征和其使用价值,因此编辑在图书选题策划、印数确定、宣传推广、销售建议等图书生产、营销活动中具有独特优势。选题思路必定来自于以读者为中心的市场信息分析。在图书市场变幻莫测的今天,编辑对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把握,利用图书细分化,让策划选题有目标。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已经确认的选题,一定要斟酌好书名,给图书起一个“贴切、简洁、新颖、诱人”的名字。
对于责任编辑,在拿到书稿后,并不是低头乱改,而是要和策划人的思路结合。同时把自己对图书的策划理念和加工要求告诉加工编辑,让加工编辑延续自己的思想。每部书的出版,不可能没有责任编辑,所以,他们是对这部书的直接操作者,他们会将这部书改成什么样子,就出来什么样子的书。在改稿子之前,只有编辑理解了策划的意图,才能使书稿更加完善。特别是专业图书责任编辑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则是写好内容简介,如提要、序、前言等。
通常,每部书在编辑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研、确定选题、寻找作者等一系列工作后。但是,当下不是每家出书单位都是这样做的,因为,如果你想出版一种别人已经出过的书,这就是在跟风,你只需要找到一个写作能力好的作家,写作相同类型的书就可以了。比如说,这个作家非常擅长模仿,他分析了那些畅销书的特点,将色情、同性恋、谋杀等因素都写了进去,但是,这种跟风是让人厌恶的,最后,他将所有的因素弄了进去还是没有成为畅销书,因为,畅销书不是跟风就一定会成功的,还需要有独特之处。那些没有经过独到创作的,甚至只是给别人的文字加了点工的人,要知道,读者了解图书的重要途径,读者在选择图书的时候一般先查看内容,然后查看目录,如果出现了和别的书类似的情节,他们会认为这就是跟风模仿的,因为,眼下的书非常多,同样的类型的书太多了,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否创作。
所以,网络资源对于图示的策划来讲,是有利于获得丰富的图书市场信息。但是,只要你肆意的跟风,不重视原创,不重视和别人不一样,就很难说一定会畅销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