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来的。一次,严军翻开当时的一些作文辅导书,发现编写水平很低,条条框框限制得很紧,文字也干巴巴的,不出彩。文学出身的严军一看就急了,这样的作文辅导书不但不会对学生有一丝帮助,还有可能禁锢学生的创造思维,扼杀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所以,严军和师兄们一起编写了一本《起步作文》,文字简洁、优美,并能给学生带来写作的快乐感,以精炼、准确和趣味性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一时间供不应求。之后推出的《作文精品廊》继续延续此风格。
以专业为优势,严军成功地探访了书业,江苏春雨文化教育传播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他和他的团队开始向全面教辅市场进军,把他的“专业风格”带入了书业市场,确立了春雨教辅的优势品牌。
严军坦言,把兴趣爱好变成个人所长,再运用到自己的事业中是幸福的。而他做到了。从文学写作者、教师到教辅市场的操盘手,角色的变换使严军不断思索。
春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做大品牌的同时,在多元化、数字化的大趋势下,如何保持自己的专业性,是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严军认为,纸质图书和数字化产品双剑合璧是大势所趋,数字产品成为教辅的中坚力量指日可待。因此,如何完成纸质图书出版商向教育内容和服务提供商这一角色转换,将是民营教辅行业发展的契机和分水岭。
大学老师的教辅心得
□ 李朝东(经纶文化传媒集团总裁)
1987年,李朝东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到南京林业大学任教,教授人文学科。他进入教辅书业纯属偶然。
他原以为小学教辅最好做,高中产品最难做,高中书看起来又厚又大,挺吓人的,结果是多年未去涉足高中领域。其实,现在看来小学产品要做好是最难的,因为儿童的需求个性化程度高,小学没有统一的考试标准,也不宜标准化,同时小学产品又具区域化特征,不容易做成全国品牌。做了多年挺辛苦。差不多5年前,他有所体悟,教辅出版的本质是教育内容的提供,而不是出版技术层面问题。经纶公司着力研究教育需求,探求学科本质,并由此进入高中学段,不断推出在市场上畅销的品种。回想起来,这还得归结于大学教学经历,当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后推及至普教阶段的能力培养与训练。现在高考的卷子都由大学老师来出,就是因为他们能站在思维训练的高度上,站在学科本质的高度上来看待高中学习,而不会纠缠于一些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这个经历也算对教辅策划的有力帮助,甚至影响更为深远。
匹夫有责拳拳心
nbsp; 陈东旭(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成立于1996年的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出版发行、传媒、网络教育等多位一体的力量雄厚、发行网络覆盖全国的教育出版发行企业。金太阳教育现有员工1200余人,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占地173亩的“太阳城”。金太阳教育的掌舵人——陈东旭,14年前是江西一所省重点中学的普通老师,他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呢?
陈东旭从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从事了5年高中教师工作,对教学工作有独到见解。他深知一本好的教辅书籍对学生的帮助有多大,但好的教辅书并不多见。他想:是否可以编写一本能够让老师更轻松地教、让学生更有效地学,真正帮助广大师生的教辅书籍呢?怀揣这一信念,陈东旭于1996年毅然辞职,开始组织编写《名校·名师·名作》系列丛书。
当时市面上的教辅书籍非常多,但陈东旭编写的《名校·名师·名作》系列丛书能够脱颖而出,在于其独特的编辑理念。那就是组织全国知名学校的知名教师共同编写,从而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之后,这个理念又推而广之,成功运用在试卷的编写上,让《全国大联考》这一开创性的试卷产品在全国范围内一炮打响。目前,每年参加这一联考的高中学校多达5000余所,学生单次参考人数200余万,也就是说,每4名高中生中,就有1人参加了金太阳教育组织的考试。
对于过去取得的业绩,陈东旭只是浅浅道来,但这一过程却融入了太多艰辛的汗水。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一个更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帮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陈东旭认为,作为教师创办民营书业有其得天独厚之处:一是教师出身可以更深刻理解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二是教师对教育图书选题和内容策划所独具的先天敏感性,能够准确把握住教考的发展趋势。例如他们新推出的《金太阳导学案》,就是真正把握新课标精神的一套好书。三是教师往往都有一股不认输的干劲和精神,有尽心服务师生的理想主义色彩,或许这也是教师创业的一种“宿命”吧。
教而优则写
□ 刘 强(北京九州英才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4年,刘强开始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工作。1988年,在北京大学英语系学习期间主编《中学英语学习指导》杂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在北京创办了艺豪英语辅导班,面对几百人的大课堂,他妙语连珠,讲解着变幻莫测的英语。每天近10小时的讲课,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他脑海中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方式让学生和家长大开眼界。
1995年他应邀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播讲《中学英语学习指导》广播讲座,讲座播出后每天电话来信索要讲义的学生及家长接连不断,于是刘强把讲义加工整理,由外文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学英语学习指导》丛书(初一至高三)。刘强也从此走上了写作与出版事业的道路。1996年又成功推出《北京名师导学》丛书,深受师生及家长的好评,开创了中小学教学辅导用书的先河,推动了教辅图书行业的发展。
创建北京九州英才图书有限公司后,刘强致力于为中国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出版产品。以“一切为了孩子,方便教师,更方便家长”为教育理念,以“打造中小学知名教育图书品牌”为目标,挖掘国内优秀教育资源,邀请一批专家和老师共同参与,相继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教育图书。近几年,公司投入巨资,打造了全新品牌《1+1轻巧夺冠》《全能新教材学习法》《全程训练》《考点大观》《中小学课本大讲解》《小专家课时练练通》《考题大观》等一系列产品,新书一上市即热销不衰,赢得师生和经销商的好评。
目前,公司积累了一支由近百所重点中学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高素质研发写作队伍、200多名年轻而富有激情的员工和遍布全国各地的上千家业务合作伙伴。公司也在不断发展中使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图书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
双管育人
王长喜(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6年,家庭困难的王长喜还是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大概年轻人都不太乐意过平淡的生活。他决心参加高考。据他的同事讲,他经常学习到深夜,困极了就上床拥被而坐,直到睡着,仍抱书于胸。经过艰苦努力,他获得了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的机会。尔后王长喜又两度征战研究生考试,最终被北京师范大学英语测试学专业录取。
王长喜于1990年参加托福考试,获得637分的高分。这次考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此。在复习的过程中,王长喜从图书馆借了两本托福考试辅导书。“这也是书?写书这么简单?”考试结束后,王长喜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作有关托福考试的辅导书。这次尝试是王长喜进入图书出版业的发端。
忙活了5个月,49万字的辅导书《托福601分》在400多根蜡烛的陪伴下出炉了。写出了书,谁给出版呢?王长喜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一遍遍地说服出版社的编辑。他的愿望很单纯:不要稿费,只要出书就行。由于怕赔钱,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这个没名气的学生写的书。在寻找了17家出版社之后,书终于在有识之士的资助下出版了。真金不怕火炼。书出版头4个月,图书销量就达1.5万册,再版加印1.5万册。
王长喜的名声不胫而走,他正式踏进了图书出版行业。从1991年到1998年,王长喜主要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写书。从1999年开始,王长喜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图书销售量从最初的每年5万册飙升到现在的每年1200万册。
“长这么大,我从来没睡过午觉。我并不聪明,靠的就是勤奋。”王长喜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5个小时以上,在写第一本有关研究生英语入学
试的辅导书时,他曾3天没合眼,只吃了一块面包,却喝了一桶咖啡。
“我经常给学生讲,在你学习的时候,不要说还有一年或几个月,最好把时间换算成天数,这样你就会有一种紧迫感。”从教书匠到出书人,一方面缘于上世纪90年代图书出版业的不成熟,而市场又有强大的需求,这给了王长喜创业的空间;另一方面源于王长喜勤奋学习新知。他是北京市第一批上网的人;他曾设计了多种电脑软件用于图书编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