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出版人物】 >> 正文

舒新城:《辞海》出版的功臣

[ 来源:佚名    点击数:1616    时间:2010/2/28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舒新城(1893—1960年),原名玉山,学名维周,字心怡,号畅吾庐,湖南溆浦人,以教育家和出版家称誉于世。纵览舒新城的一生,大致以193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他致力于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工作,特别是对国外道尔顿制的鼓吹,和对中国近代教育史的整理等方面,成绩斐然。仅1924年至1928年秋,前后5年多时间,他共编著了各类教育书籍17种,20册,405余万言,[1]堪称一位多产的教育家,为当时教育界所推重。可以这么说,舒新城个人的这种影响和经历,是他后来进身出版界,入主中华书局编辑所的条件与基础。舒新城与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从相识,到相知,到共事,虽缘于两人在改革中国教育制度方面的志趣相投,但亦不排除以教科书为大宗业务的中华书局,有借重舒新城在教育界的地位作号召这层考虑。舒新城最终舍教育而事出版,陆费逵没少费周折。
  1922年秋,舒新城在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时,陆费逵来校演讲,两人一见如故,从那时候起,陆费逵便有意约他入中华书局任职,请他主持中华书局的教科书编纂工作。翌年一月,两人再次见面时,陆费逵重申前请,舒新城以他不愿管理事务为由婉辞。1925年6月,舒新城因学潮由川被驱返宁,这在他人看来,对舒的清誉有损,而陆费逵却对他更加钦佩。[2]该月,舒新城来访,陆费逵再次邀请舒入局任职。舒新城坦诚相告自己私人办立学院的理想,以及打算编纂词典售稿筹款的计划,陆费逵不便相强,仍尽全力相助;陆费逵以他在出版界20年的经验,建议舒新城首先编辑百科性质的辞典,至于出版,答应代刊,于必要时可购稿或预支版税,在资料查找上,中华书局图书馆也将尽可能给予便利。[3]在时局不靖,售稿不易的情况下,舒新城若没有陆费逵的承诺,是不敢贸然组织班子编写数百万言的百科辞典的。1927年4月,舒新城编辞典经济不支,向陆费逵提出,陆费逵当即答应从6月份起,每月垫付300元。[4]这部辞典因之得以顺利完稿,并于1930年由中华书局以《中华百科辞典》的名字出版。陆费逵的恳挚友谊,舒新城是不可能不心知的。1928年3月,陆费逵得知舒新城不打算去河南任教,立即给他写封长信,约请他主持中华书局启动多年而搁置已久的大型辞书——《辞海》的编纂工作。舒新城虽不愿放弃理想,亦不愿受到约束,但终究情谊难却,应承了下来。4月23日,舒新城赴沪与中华书局签定主编《辞海》契约。[5]事后,陆费逵再一次旧话重提,邀请舒新城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长职务,舒新城仍不肯爽快答应,推以将来再说。舒新城接手《辞海》以后,先设编辑室于南京,后迁至杭州。1928年10月,陆费逵为了解《辞海》编纂情况和筹备西湖博览会,去杭州数次,每次必老调重弹,可谓锲而不舍。[6]他之所以如此,细究其中原委,应该包括两层因素:其一,中华书局自1925年戴克敦去世以后,编辑所长职一直由陆费逵临时兼任,陆费逵身为总经理,事多任重,不胜劳苦可想而知;其二,编辑所长是个要职,非有能力有影响的人不可为,舒新城的资历和条件各方面都合乎要求。经过多次的说服工作之后,舒新城最终答应下来。1929年11月10日,双方正式签约。1930年1月1日,舒新城走马上任,[7]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编辑出版家的生涯。
  中华书局编辑所是一个家大人多的“大摊子”,主持这项工作确非易事。随着舒新城本人的迁沪,杭州的《辞海》编辑室也随之撤消,合并到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另立较完整的辞典部,舒新城兼任了一年的辞典部部长,后因所内事务繁重,无暇顾及,转交他人。另外,舒新城还长期兼任中华书局图书馆馆长、中华函授学校校长等职务,事情之多之杂可想而知,好在此后的舒新城,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出版事业中,把出版工作视为自己未来事业的重心和人生的园地,虽苦虽累,亦不太以为念。
  舒新城办事谨慎稳重,跟陆费逵果断决行的作风形成互补,两人相得益彰。陆费逵曾评价舒新城,说他治事能深入社会,修己能超脱社会。[8]这既是对他为人品格的大力褒扬,也是对其工作能力的充分肯定。作为一个教育家,舒新城怀抱着匡时济世的雄心,确有其理想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他又能清醒地认识现实处境,同时兼具务实的一面。作为一个民营大出版企业头脑中枢的编辑所所长,作为书局大计方针和出版计划的制定与决策者,舒新城很好地理解了社会文化发展与企业商业利润之间的关系,力求将两者协调起来而不至于顾此失彼。1932年,因《图书评论》主编刘英士的约稿,舒新城曾写了一篇介绍中华书局编辑所的文章。文章中有一段文字具体阐明了中华书局编辑图书的一般原则:
  中华书局在形式上与性质上,虽然是一个私人企业机关,但对于国家的教育和文化,同时也想顾到。因为要谋公司的生存,不能不注意于营业,同时觉得过于蚀本的东西,又非营业所宜。在这“左右为难”的境况中,我们只好两面都“打折扣”。这就是说:凡属于营业有重大利益,而与教育或文化有妨碍者,我们弃而不作;反之,某事与教育或文化有重大关系,而公司要受较大损失者,也只得弃之。换句话说,我们只求于营业中,发展教育及文化,于发展教育文化之中,维持营业。[9]
  正是有这样一个务实原则的指导,才有1930年代中华书局营业的蒸蒸日上,同时又不失一个大出版机构的良好声誉和社会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陆费逵选择舒新城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可谓得人,而从双方的彼此评价中,也可看出中华书局将相之间的协调与一致。1935年,舒新城编辑所长5年约满后,陆费逵坚决要求舒续签。1937年,中华书局的业务因“八·一三”事变的爆发大受影响,组织上拟进行改革,总经理下设出版、印刷两经理,陆费逵拟请舒任出版经理,当舒表示不愿干时,陆费逵又想于总经理下设秘书、稽核两处,由舒任秘书长。10月,陆费逵又主张请舒任协理或经理兼总办事处长,舒以责任重大未敢应允。尽管如此,陆费逵仍在遗嘱上写明:万一本人不幸,将公司职务及个人股权委托舒执行,且令其子听从舒之命令。[10]陆费逵对舒新城之器重,由此可见。
  谈舒新城与中华书局,不能不特别地提到《辞海》。一方面,《辞海》是中华书局局史上重彩的一笔,值得大书特书;另一方面,舒新城对《辞海》所作的贡献格外突出,令人追忆感怀。1928年4月,自舒新城与中华书局的一纸契约,《辞海》的编纂工作便真正地步入了正轨。南京、杭州两地,舒新城招募人员,日夜编辑,虽然不克有成,却也积累了大量有用的资料和不少有益的经验。1930年舒新城入主中华书局编辑所后,《辞海》后来的实际工作虽由沈颐先生主持,舒新城作为直接的领导确也没少费心血。1936年《辞海》对外发售预约,舒的日记中记下了大量出版前的琐细工作,如定稿、发排、校对、定价、样张等事务性活动,均亲自予以过问,倾注了很多精力。特别是对《辞海》中涉及日军侵略的政治性条目,舒新城坚持站在爱国立场,不同意删除,保持了民族气节,深为后人称道。1944年,留守上海的舒新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又主持了《辞海》缩印合订本的出版工作。该合订本以剪贴代替排字,既便于读者检索,又可节省纸张,降低定价,适合当时普通读者收入微薄的购买力。1947年合订本出版后,极受读者欢迎,一再重版,起了《辞海》普及版的作用。[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又是舒新城的大力主张,修订《辞海》的建议,得到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赞同。1958年“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成立,从中华书局退休后的舒新城被任命为主任,继续为《辞海》的编辑工作努力。[12]《辞海》老树新枝,新的形势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适应了新的要求。舒新城生前虽未看到修订版《辞海》的出版,但由于他建国前后两度主持《辞海》工作,他的名字已与《辞海》共长存,永远活在千百万读者的心中。这正是一个出版工作者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生意义的最高境界。
  
  注释:

--------------------------------------------------------------------------------

  [1]谈宗英:《从教育家到出版家》,见《中国现代著名编辑家编辑生涯》,50页,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2] 王震:《舒新城传略》,见《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7辑),385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3] 王震:《陆费逵年谱》(上),《出版史料》,1991年第4期。
  [4] 同上。
  [5]王震:《舒新城传略》,见《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7辑),385页。
  [6]王震:《陆费逵年谱》(下),《出版史料》,1992年第1期。
  [7]同上。
  [8] 舒新城:《舒新城日记》,《出版史料》,1988年第1期。
  [9]舒新城.:《中华书局编辑所》,《图书评论》,1卷1期,1932。
  [10]王震:《舒新城传略》,见《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7辑),389页。
  [11] 钱子惠:《<辞海>的前前后后》,见:《回忆中华书局》(上册),165~166页。
  [12]王震:《舒新城传略》,见《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7辑),392—395页

[1]

  • 上一篇文章: 让人难忘的红色出版家——陈翰伯

  • 下一篇文章: 薛野致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杨牧之的公开信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308]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659]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29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642]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34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108]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079]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754]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795]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734]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港口》荣获纪录片(系…[880]
  • 产品+方案,是这家民营书企…[939]
  • 首都出版发行企业喜迎新中国…[976]
  • 书写当代新经验的独特样本 张…[839]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来访当当,…[95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109.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