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培育阅读人群 扩充采购经费
 2007年12月1日,浙江省图书馆(以下简称“浙图”)宣布馆内530万册藏书以“零门槛”的形式对公众开放。读者到图书馆办理借书证,不再需要交纳每年30元的年费。此前,浙图已免费开放了报刊阅览,免收20元的办证工本费,并将借书数量从每人每次最多3册增加到5册。 浙江宁波图书馆紧随其后,于2008年1月1日起免费对公众开放。 无独有偶,北京市24家公共图书馆宣布从2月6日开始,统一取消10元读者卡工本费。2月7日(大年初一),国家图书馆也给读者送上了一个“大红包”:全面减免收费项目,包括取消读者卡工本费、读者卡年度验证费、读者存包费、自习室使用费、讲座门票费等,读者凭第二代身份证可直接入馆阅览,需要借阅图书的读者也可免费办证。同时,国家图书馆还大幅度降低文献复印费、检索费、光盘刻录费等。 除以上这些图书馆外,南京图书馆、浙江嘉兴市图书馆、山东济南市图书馆等也加入到免费为读者服务的行列,河南省图书馆则宣布对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免费。用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的话来说,国内公共图书馆全面减、免费将在今年成为趋势。这意味着公共图书馆将由原来门槛不低、闭“馆”锁“柜”的“藏书馆”,变成真正推动国民阅读的公益性机构。
回归公益: 为书业培养阅读人群 长久以来,由于投入不足,绝大多数图书馆不得不通过收取适当的费用,来贴补和维持其正常运转。一些图书馆本来就馆藏有限、更新缓慢、服务落后,再加上收费,人为地在公众面前筑起一道“隔离墙”。于是书店部分承担了图书馆为公众提供免费阅读的角色。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华连锁事业部的潘修睦告诉记者,他曾经针对上海书城年损耗图书百万元的现象,在报纸上撰文,呼吁读者手下留情,多进图书馆看书。文章刊出不久,他接到一位江西读者的来信质疑:“普通百姓中,许多爱书人连走进像样的图书馆的资格都没有。”由于图书馆的高门槛,他们转向了能提供“免费阅读”的书店,其图书损耗似乎可视作对推动国民阅读所作出的“牺牲”。甘肃西北书城的高志笑言,他已经好几次听到读者称西北书城为“西北图书馆”了。图书馆的功能和角色回归,能降低书店的破损率和丢失率,这是书业的第一大福音。 据了解,在实行免费的第一天,国家图书馆全馆接待读者2249人次,创3年来同日接待量的新高。浙图则在免费当天办理借书证592张(其中421张是新证),在此之前,办证数量最多的一天也就120张。截至目前,该馆共办理借阅证近2万张,外借图书近25万册,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230%和80%。宁波图书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当天,共有653名读者办卡、续卡,同样创下该馆之最。 以上数字表明,公共图书馆改进服务、实行免费的举措正在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回到书桌前,其培养阅读人群的作用不容小觑。而阅读人口的增加对于书业来说,意味着长远的、可以预见的机会——书业规模与阅读人口的规模无疑是成正比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读者从图书馆获取“免费精神大餐”时,书店的销售是否会受到影响?沈阳市新华书店李鹏认为,图书馆与书店,在功能上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对书店应该不会有客流减少等负面影响。相反,在促进全民阅读的前提下,反倒有利于书店的销售与长远发展。西北书城高志表示,从长远来看,图书馆回归公益对培养阅读人群有好处。这是书业的第二大福音。 免费背后: 各级财政的巨大投入 借阅免费、读者激增,对于图书馆来说,意味着在收入减少的同时,馆藏书刊借阅率增加、流转速度加快,破损率、丢失率也将随之上升。那么,如何保证馆藏图书满足所有进馆读者的需求?加大投入,增加图书采购量势在必然,对于出版社与馆配商来说,图书馆这块蛋糕还在膨胀。 浙江图书馆馆长朱海闵表示,免收借书证年费后,浙图每年将减少大约150万元的收入,而每年的进馆读者将在原来170万人次的基础上增加不少。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免费后图书馆减少的收入以及增加的投入将由浙江省财政给予补贴。 据悉,浙江省财政对浙图的支持力度很大,从1998年开始,每年购书经费都递增100万元,2007年,浙图的购书经费达到1560万元,在省级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而2008年的购书经费将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0万元,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 另据了解,国家图书馆降低门槛后,年收入将减少1000万元左右,但是,中央财政在2007年年底一次性给国家图书馆拨款9300万元,加上此前拨付的8500万元,近2亿元的拨款令国家图书馆有足够的底气在农历新年到来时对读者彻底敞开大门。 不仅如此,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2002年以来,国家图书馆每年购书经费均保持在亿元以上,并逐年递增。同时,2005年立项、总投资12.23亿元的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将于今年7月底开馆,对出版社、馆配商来说,这又是一个看得见的商机。 而詹福瑞也曾多次公开表示,减免收费不会造成“便宜没好货”的现象,国家图书馆提供的图书质量与服务水平不会降低,只会更好。
链 接 国际社会将享有图书馆服务列为基本人权之一。联合国早在1949年就发布过《公共图书馆宣言》:“自由地、不受限制地获取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是个人行使民主权利和获得平等发展机会的基础”;“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之门,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免费提供服务”;“必须使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真正享受到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包括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服务和资料的人,如语言上处于少数的人、残疾人或住院病人及在押犯人等提供特殊的服务和资料。”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