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在“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出版业务”选项中,紧随中国之后的单一国家中,印度与巴西分别以33.33%、27.08%的提名率位居第二、第三,虽与中国大陆所受到的高关注度还有相当差距,但其市场空间仍值得国内出版企业重视。从地区排名看,拉美地区、阿拉伯地区和非洲也受到国际出版商的重视,分别以37.50%、29.17%、25.00%的提名率位居欧美之后,分列第二、第三、第四。而在“开展国际出版业务的其它国家和地区”调查选项中,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分别被不少国际出版商关注,说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市场均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但仍以中国港台和华文地区为主,科技和学术著作还局限于之前报道的那些经典产品,输出含金量仍有待提高。此外,尽管国内外都对数字版权比较热衷,但现有的版权交易仍以纸质出版为主,爱思唯尔、施普林格等输入到中国的数百种版权都是纸质版权,当中仅有部分国际出版商如麦克米伦等的版权引进与输出含有10%左右的数字版权,尹泰乐等出版商输出的数字版权则达到30%左右。
像往年一样,除了数字版权,2014年调查继续聚焦国际出版商自身数字出版的载体和传播方式。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包括Kindle、NOOK、iPad等电子阅读器传播自身开发的数字出版产品仍占绝对多数,达到69.05%,比去年的调查结果还高出10.23个百分点;而国外出版公司自己开发阅读器的继续减少,仅占7.14%,同比减少了4.62个百分点;不过,以上两者加起来则达到了76.19%,结果显示阅读器作为数字出版的传播载体仍占主导地位。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近年来各家加大App应用的开发,手机出版已经超过了在线出版,占有率分别为52.38%、50.00%,其中前者同比增长了19.05个百分点;而以专业出版领域为主的数据库出版,也占到了38.10%,同比去年增长了8.69个百分点。此外,日本由漫画延展出一系列产品的概念也在数字出版领域得到落实,但毕竟游戏、动漫等衍生产品对内容本身的要求较高,目前国际出版商进行相关数字化开发的比例仅为9.52%。
从各家反馈的“2013年数字产品销售收入与纸质出版物销售收入”比例来看,有54.17%的受访出版商表示仍是纸质出版为主。而在另外45.83%有数字出版收入的出版商当中,比例达到50%及以上的占到了45.45%(占总调查对象的20.83%),如威立、施普林格、爱思唯尔等起步较早、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专业出版商,数字出版收入都超过75%,最高的甚至占到总收入的80%;超过10%的则占到了27.27%(占总调查对象的12.50%),其他12.50%受访对象的数字出版收入则从1%至10%不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