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猜想4多重利好促职教用书精品化 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已经成为各出版社的关注焦点所在,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结构的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使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自2001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2008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种不断增强的引导力无疑也会不断吸引更多出版业者的目光,从这一点出发,2009年的图书细分市场预测势必少不了职教图书板块。 对于每个图书细分市场而言,每一年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职教分社社长吕志敏表示,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出版市场会由此获得基础性的扩展。与此同时,职教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会为出版社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另外,社会的持续发展仍将进一步推进分工的细化以及新兴产业的拓展,这将为出版社提供开发新产品的机会。这些因素将成为职教出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业者还进一步分析了2009年在职教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根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到2010年,“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与此同时,2010年中职在校生据测算可达到2200万左右。由此看来,作为职教发展的承接年和深化年,2009年将为职教图书出版带来更为牢靠的着力点和发展机遇。
吕志敏还指出,职教在良好环境下深入发展,社会对学校教学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出版社就要开发更高水平、资源更为丰富的产品,也就必须加大投入,因此成本的增加是出版社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对于2009年职教出版板块所面临的不利因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高职高专教材编辑室主任宋长池表示,职业教育的校企结合程度在我国还很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因此出版社必须紧跟学校的发展动向,灵活、即时地挖掘相关选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在2009年将着力瞄准终端,保证教材开发的针对性和高质量。业者表示,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推进。 科学出版社职业教材出版中心经管分社副社长李娜表示,在整体环境利好的情况下,中职和高职图书出版板块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高职出版板块发展相对成熟,不少出版社的运作转向了项目化、品牌化,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会体现得更明显,这会催生出更多精品教材;中职图书出版会进一步强调前期起步的积累作用,市场细化情况表现得会更为突出。另外,出版社要赢得市场势必要“加强质量建设以及教材立体化建设的力度”,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包括习题库等各种信息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包。 受访者表示,目前涉足职教图书出版的出版社数量呈现增长态势,其间大学社表现相对活跃。多方力量的参与会促使产品在出版质量和形式上有创新的动力,也会发挥各社所长,有利于形成多元且特色鲜明的产品体系。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强以及产品成熟度的提升,出版门槛将渐抬渐高,这有利于出版质量的整体提升。例如,各出版社在既有基础上会进一步转变出版思路,以就业为导向出版职业教材,通过加强学术研究、提供师资培训等方式提升服务能力。 此外,国际合作有望成为下一个亮点。2008年下半年,外研社组织了题为“实践与创新——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合作展望”的论坛。该社副社长沈立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国际合作是外研社进军职教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类似的论坛活动还将在2009年及以后持续开展,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必须在职业学校的国际合作实践中开展;其次是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要创新合作方式,不仅要有与国外进行的校际合作、校企合作,还要有师资及学生培养的合作、学生走入国际劳务市场的合作等。通过这样一个力求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内容的交流平台的搭建,外研社将着力挖掘涉及图书出版发行及其他可行性内容的全方位合作项目,并通过论坛的持续开展树立该社在职教领域内的品牌影响力。除外研社之外,也有出版社表示愿意寻求国际合作的机会,其中既包括通过引进出版吸收国外先进理念,也包括其他形式的深度合作。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