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正文

理性看待书商与出版社的合作

[ 来源:中国出版信息网    点击数:2258    时间:2005/6/24    编辑:admin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近年来,社会上的民营工作室越来越多。据了解,全国的民营工作室已经达到2000多家,其中不少工作室所拥有的人才和选题策划、市场营销能力甚至大大超过了一些传统出版社。有关统计表明,目前全国图书市场上有40%的畅销书是民营工作室策划的,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由于没有掌握书号资源,民营工作室往往采取与出版社合作的方式,以内容供应商的角色向出版社提供有畅销潜质的选题策划方案,并从中分得出版利润,其潜在的竞争力不可小看。对此,既有人认为“这种合作对双方来讲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双赢”,同时也有人忧心忡忡地表示“出版社与工作室合作是在培育自己的掘墓人”。那么,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出版社与民营工作室合作的潮流是很难逆转的。虽然工作室的加入,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对传统出版社来讲,压力在所难免,但是就像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编辑室副主任白杰所说:“这种压力也会给出版社带来一种活力,使得我们不得不仔细考虑:为什么仅经营了几年的工作室能做出畅销书,而有几十年历史的传统出版社却做不出来呢?这种压力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动力。”

另外,北京鑫三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严建伟也表示:“可以肯定,这种合作对出版社来讲是一种促进。例如现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与以前相比就提高了档次,连装帧上都有了很大改善。”

另外,近几年来,不少民营工作室通过所掌握的稿源和销售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小规模地参与出版。随着实力不断壮大,他们按照规范的公司制运作,推出了一批知名品牌,如《富爸爸、穷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杯安慰》等优秀畅销书。这在客观上成为出版社在选题策划、市场营销乃至资金方面不可或缺的补充。所以,试想如果没有民营工作室的存在,这几年中国图书市场上会少了多少原创作品和品牌图书!而且,随着出版发行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也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

民营工作室与出版社的合作是优势互补,将达到双赢。首先,有利于出版社更快地适应与把握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今年4月,中央已决定进行出版体制改革,除人民出版社一家保留原来的公益型事业单位的体制外,其他所有出版社都将转制为经营型企业单位。这为众多出版社走向市场、参与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胜劣汰在所难免。目前,出版社的弊端还很明显,如内部运作机制不灵活,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等。对此,一些出版社采取与民营工作室合作的形式,共同策划选题,进行市场营销,进而做大市场。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外研社、民族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等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借助社会力量打造出版社的品牌,加快了发展步伐。有的出版社甚至在旗下就有隶属于自己的工作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工作室可以被认为是出版社的副牌,更便于出版社对市场进行把握,并带来实惠。

其次,合作使民营工作室更易挤进市场,甚至打造自身的品牌。民营工作室的优势很明显:一是机制十分灵活,在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方面都实行市场化的模式;二是具备一批一流人才,较成熟的工作室的经营者本身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工作人员一般也都是出版界的编辑、营销人才;三是对市场反应十分敏锐,由于这些工作室的相当一部分人来自市场第一线,因此对市场的反应比较迅速,善于捕捉最新的市场热点,能在第一时间推出市场需要的图书,并通过有效的造势等手段刺激读者的购买欲。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民营工作室始终是一股游离于正规出版体制外的出版力量,在相关的政策上受到相当的限制,而出版社对书号资源的占有以及对主渠道发行上的控制使他们在客观上处于强势的地位。因此,民营工作室只有与之合作才能给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读书人俱乐部、光明书架、北京科文剑桥图书有限公司、北京华章图书有限公司、北京正源图书公司、北京成诚图书有限公司……如今在业内都被认为是比较有特色、也比较成功的民营工作室。

现在,出版社与工作室合作已是大势所趋,不管有多少争议,民营工作室与出版社反正是离不开了。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出版业向民营开放是迟早的事。政府迟迟不给民营书商合法的出版身份和地位,可以说反映出相关体制改革步伐的缓慢。竞争应该是基于同等地位的竞争,取消政策壁垒是长期以来民营书业的强烈要求。

对有些人“出版社与工作室合作是在培育自己的掘墓人”的观点,大多数出版人都不赞同,反而有人认为“出版社的旧有机制与政府对出版市场的长期垄断,才真正是出版业的危机所在。”北京嘉孚随图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龙认为:“只有国家在不远的将来放开出版市场,降低出版的准入门槛,使民营图书工作室与出版社的竞争建立在充分公平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对我国出版业的最好保护。中国不可能永远采取对出版进行管制这一政策,开放是迟早的,早比迟好!”其实,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政府已经加快了出版行业的改革步伐,对民营、外资的政策也在日益放开,今后配合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引导,相信出版业会迎来更加繁荣的景象。

  • 上一篇文章: 不要相信一夜畅销的神话——访北京图书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市场营销总监路野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动漫何时“产大米”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29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645]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26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634]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32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088]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069]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740]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784]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72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0.31毫秒